[实用新型]翻转式舷梯的平移起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3850.4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01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社建;陆爱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堰市船舶舾装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舷梯 平移 起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甲板机械,更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式舷梯的平移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翻转式舷梯是一种自备起吊和翻转装置的舷梯,该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收藏时占地省,特别适合中小船舶配套。翻转式舷梯通常安装在船舷甲板上,当船舶停泊码头时,利用自备起吊和翻转装置作舷梯的升降,从而在船与码头之间架设人行通道。现有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船舶停泊码头时舷梯架设问题,以及船舶启航时舷梯收藏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产品在应用中仍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即自备起吊装置直接固定在船舷甲板上,其起吊高度有限且没有平移结构,当船满载时,船舷甲板与码头地面之间的高度差小于成年人的正常身高,放下的舷梯与吊架之间净高度小,使人员通行不顺畅。此状况下,通常弃用翻转式舷梯,直接在码头与船舷边架设简易跳板作人员临时通道。尽管此办法可行、有效,但安全性能差。另外,架设简易跳板的事需要船方与码头方协调成功才可能实施。现实中此项工作难度大,而且占用跳板时间越长花费越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翻转式舷梯的平移起吊装置,该装置固定连接在上层甲板下边檐,其起吊位置起点高,起吊高度高,具有较大的平移空间,确保在任何工况条件下都能做到人员无障碍通行。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翻转式舷梯的平移起吊装置,它包括牵引系统控制与静轨滚动配合的动轨。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绞车、钢索、滑轮和转轮,翻转式舷梯由钢索牵连。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静轨固定连接在上层甲板的下边檐,静轨的长度方向与船舷边相垂直,动轨与静轨同向,动轨左端顶部两侧设有相间隔的两组滑轮沿静轨滚动,动轨右端两侧设有相间隔的两组转轮,绞车牵引的钢索经转轮牵动翻转式舷梯,所述静轨左右端侧面分别设有定位孔与定位销相配构成限位结构。
上述结构中,当动轨相对静轨向右滑动至极限位置时,将插销塞入静轨侧面的右定位孔作动轨定位,在此定位条件下作翻转式舷梯的升降操作。拔掉插销,由绞车通过钢索牵引动轨内缩直至静轨相重合,再将插销改插到静轨侧面左定位孔中固定动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由动轨与静轨组成的滑动配合运动副,平移幅度大,满足翻转式舷梯的位置调整;
2、高置的起吊平移装置起吊高度高,确保在任何工况条件下都能做到人员无障碍通行;
3、整体结构简单,易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索走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翻转式舷梯的平移起吊装置,它包括牵引系统控制与静轨2滚动配合的动轨1。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绞车6、钢索7、滑轮3和转轮5,铰车6安装在甲板上,绞车6缠绕的钢索7经转轮5牵连翻转式舷梯8。所述静轨2固定连接在上层甲板9的下边檐,静轨2的长度方向与船舷边相垂直,动轨1与静轨2同向,静轨2左右端侧面分别设有安装插销4的定位孔。动轨1左端顶部设有相间隔的两组滑轮3,右端设有相对应的两组转轮5,动轨1利用滑轮3沿静轨2滑动平移。当动轨1向右平移至极限位置时,将插销4插到静轨2右端定位孔中作动轨1定位,启动绞车6牵引钢索7,借助转轮5的转动作翻转式舷梯8升降操作。拔掉插销4,由绞车6通过钢索7牵引动轨1内缩直至静轨2相重合,再将插销4改插到静轨2侧面左端定位孔中作动轨1定位。本实用新型高置平移起吊装置,起吊高度高,在任何工况条件下都能做到人员无障碍通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堰市船舶舾装件有限公司,未经姜堰市船舶舾装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38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缆色谱分配的方法
- 下一篇:精密型印刷电路板测试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