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ROV在水下移动平台上搭载时的止荡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3355.3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沈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42 | 分类号: | B63C11/4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聂汉钦 |
地址: | 21408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ov 水下 移动 平台 搭载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OV止荡保护装置,具体地说是ROV在水下移动平台上搭载时的止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ROV(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可以通过电缆遥控进行水下作业的潜水器。ROV搭载在水下移动平台上,可以用于水下移动平台自身情况和周围环境的观测,也可以装备各种工具来执行不同任务,如利用机械手进行作业等。当ROV搭载在水下移动平台上时,在不进行作业的时候,需要防止ROV在搭载舱内因水下移动平台的运动而使其和平台结构产生碰撞。因此,需要对ROV进行限位保护。
ROV在水面母船上放置时一般通过人工进行限位,进而达到止荡的目的。而在水下平台上对ROV进行止荡,和水面止荡具有不同之处:1、水面母船上使用ROV时,只在起吊时候短时间使用止荡器,然后ROV通过人工完成其在水面母船上的安置和保护。而在水下平台上,ROV的止荡限位及安置保护需要全程使用止荡器或者需要全过程由机械装置完成,要求ROV的止荡保护装置简单可靠;2、水面母船上ROV的止荡器需要功率消耗,而在水下平台上,ROV由于浸没在水下,人员接触困难,不宜通过人工完成止荡,因此最好不需要消耗功率采用被动止荡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ROV在水面与在水下移动平台上搭载时的止荡应用方法不同,提供一种ROV在水下移动平台上搭载时的止荡保护装置,其不需要消耗功率,不通过人工完成止荡,采用被动止荡的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ROV在水下移动平台上搭载时的止荡保护装置,包括滑动止荡器、限位管以及安装框架,滑动止荡器包括相连接的面板以及滑动杆,滑动杆上装置弹簧,面板上装置限位管,限位管穿入安装框架的面板上连接的导缆管,面板上的开孔套装入滑动杆,面板与弹簧抵接,弹簧两端与面板以及面板连接,在滑动杆上于面板的上方装入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杆及面板连接,面板上连接悬挂支架,悬挂支架的端头带有安装面板。
进一步地,限位管的下部是锥形管段,上部为圆柱形管段;滑动止荡器的面板底部安装橡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不需要消耗功率,不通过人工完成止荡,采用被动止荡的结构;
2.止荡限位力可通过更换弹簧进行调整,适用性强;
3.滑动止荡器的面板上设置橡皮,用以缓冲和ROV接触时的冲击,并有效抵抗ROV的旋转;
4.垂直方向限位力可以通过滑动杆的位置指示,方便操作人员调控止荡限位力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滑动止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限位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安装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应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构如下:
包括滑动止荡器11、限位管1、安装框架15。见图2,滑动止荡器11包括面板9,面板9中心开有孔10,面板9上连接滑动杆5;见图3,限位管1上部为圆柱形管12,下部是锥形管13,锥形管13带有法兰连接边;见图4,安装框架15包括安装框架面板7,安装框架面板7上开有与滑动止荡器11上的滑动杆5数量对应的孔14,安装框架面板7中心设置导缆管2,导缆管2周围设置悬挂支架4,悬挂支架4上连有安装面板3,安装面板3上开有孔,安装面板3用于与水下移动平台连接(图中未画出)。上述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见图1,限位管1安装在滑动止荡器11面板9上的中心孔外围,借助法兰连接边用螺钉连接;在滑动止荡器11的滑动杆5上装入弹簧8,安装框架15面板7上的孔14套入滑动止荡器11的滑动杆5,安装框架15面板7与弹簧8抵接,弹簧8与面板7及面板9固定连接,然后在滑动杆5于安装框架15面板7上方装入弹簧6,弹簧6一端固连在滑动杆5上,另一端固连在安装框架面板7上。此时,限位管1的圆柱形管段12穿入安装框架15上的导缆管2。滑动止荡器11的面板9底部安装橡皮,用以缓冲和ROV18接触时的冲击,有效抵抗ROV18的旋转。
见图5,在水下回收ROV18时,首先将ROV18上的脐带缆16穿过本实用新型的导缆管2,然后将脐带缆16缠绕在收放缆系统的绞车卷筒上进行卷绕,当ROV18顶部的锥形脐带缆承重头17被回收至接触本实用新型中的限位管1时,承重头17将带动限位管1、滑动止荡器11的面板9以及滑动杆5向上运动。因为弹簧6连接在滑动杆5和安装框架面板7之间,安装框架面板7由悬挂支架4定位而固定不动,因此弹簧6将逐渐拉伸,阻止承重头17的继续运动;弹簧8连接在滑动止荡器11的面板9和安装框架面板7之间,因此弹簧8将逐渐被压缩,同样阻止承重头17的继续运动,如图6所示。在绞车及收放缆系统停止收揽时,脐带缆16将保持一个恒定的张力。这样,加上弹簧6和8的压缩反力的共同作用,滑动止荡器11的面板9将紧紧压在ROV18上,脐带缆承重头17也将和限位管1紧密配合,从而达到了对ROV18进行止荡保护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33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