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作信封防拆“米”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3149.2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5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时云庆;彭锁云;薛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云庆 |
主分类号: | B31B1/25 | 分类号: | B31B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信封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封制作机,特别涉及其中制作信封防拆“米”线装置,属于信封、纸袋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信封封舌压上“米”线,当信函装进信封封舌涂上胶封好后,如果拆开封舌“米”线破裂再粘贴后不能复原,防止信函泄密。“米”线不能压透一般保留0.01~0.02mm,否则会破裂。目前,市场上信封机没有压“米”线装置,一般在压痕机上压制后到信封机上制作信封,根据“米”线要求,压痕机只能一张一压,效率很低,劳动强度大。“米”线压制后到信封机上制作信封,因有“米”线影响给纸,“米”线会破裂掉下,造成信封报废,发生堵塞,影响制袋速度及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存在缺点,设计一种“米”线刀具与陶瓷刮制技术,安装在信封制作机上,确保压“米”线与信封制作一体完成,减少停机次数及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信封品质。
本实用新型制作信封防拆“米”线装置包括:下传动辊、上压轮辊、刀辊、刀座、刀具、瓷棒、压板组成。使用中纸由下压辊和上压轮班辊送进,经过瓷棒A点,刀辊上刀具旋转刮出“米”线,下传动辊和上压轮辊送出传给下道工序。刀具中心必须与瓷棒中心在一直线上,瓷棒固定不动,刀具在刀辊上旋转,刀具旋转一圈一张信封。刀具旋转速度等于信封移动速度,即刀具和下传动辊、上压轮辊的线速度必须一致。刀具通过刀座在丝杆调节下可上下移动,确保刀具与瓷棒间隙控制在0.01~0.02mm,因此刀具耐用寿命长。这个机构效果是:结构简单,刀具调整方便,性能可靠。刀具与瓷棒无过盈接触,因此刀具磨损小,寿命长,工作时震动小,噪音小,刮出“米”线无破裂。最高工作速度达25000PCS/h,在信封制作机上推广使用,可提高制袋速度及品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视图,使用中纸由下传动辊1和上压轮辊2送进,经过瓷棒7A点,刀辊3上刀具5旋转刮出“米”线,下传动辊1和上压轮辊2送出传给下道工序。刀具5中心必须与瓷棒7中心在一直线上。瓷棒7由压板8固定在瓷棒座6上不动,刀具5在刀辊3上旋转,刀具5旋转一圈一张信封。刀具5旋转速度等于信封移动速度,即刀具5和传动辊1上压轮辊2的线速度必须一致。刀具5通过刀座4在刀辊3上通过调节上下移动,确保刀具与瓷棒间隙控制在0.01~0.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云庆,未经时云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31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