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2796.1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19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周宜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能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观 |
地址: | 213117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插座,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车中具有防护功能的充电插座。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使用燃油的引擎机车,会排放大量的一氧化碳等废弃物,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以及噪音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低污染的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而现有电动车的充电插座由于不具有防护盖,使得座壳的插槽的槽口都是暴露在电动车的外面,这一结构存在一定的缺点,一方面:由于充电插座的接线柱易于金属物体接触,因而使得蓄电池的正负极短路,造成蓄电池的损伤,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水渍、灰尘等污染物易于进入座壳的插槽的槽口内,因而使得位于插槽内的接线柱的内端生锈,造成电动车充电时会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影响正常充电,即这一结构的充电插座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且需要经常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长,而且不需要经常更换的充电插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接线柱和座壳,接线柱固定连接在座壳上,且接线柱的内端位于座壳的插槽内,外端伸出座壳之外,所述座壳的插槽端铰接有一防护盖,防护盖可盖住插槽的槽口。
所述座壳上具有两个支耳,支耳上具有连接孔,一插销的两端分别与座壳的两个支耳的连接孔紧定连接,防护盖铰支在插销上,所述插销上套装有复位弹簧,防护盖具有铰支孔,复位弹簧的一端装卡在防护盖的铰支孔中,另一端装卡在座壳上。
所述防护盖的铰支孔具有轴向豁槽,复位弹簧的一端装卡在铰支孔的轴向豁槽中。
所述座壳的两侧具有连为一体的支座,且支座具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所述座壳的插槽端铰接有一防护盖,防护盖可盖住插槽的槽口,当电动车不需充电时,防护盖盖住插槽的槽口后,不仅能够阻挡接线柱与金属物体接触,使得蓄电池不易发生正负极短路,避免蓄电池造成损伤,而且有效的防止一些水渍、灰尘等污染物进入充电插座的槽口内,使得接线柱不易生锈,避免电动车充电时会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保证了电动车能够正常充电,因而具有防护功能,使用寿命长,而且不需要经常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盖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2、3、4、5、6所示,一种充电插座,包括接线柱1和座壳2,接线柱1固定连接在座壳2上,且接线柱1的内端位于座壳2的插槽3内,外端伸出座壳2之外,所述座壳2的插槽3端铰接有一防护盖4,防护盖4可盖住插槽3的槽口。
参见图1、2、3、4、5、6所示,为了使得防护盖的灵活使用,所述座壳2上具有两个支耳2-1,支耳2-1上具有连接孔2-2,一插销5的两端分别与座壳2的两个支耳2-1的连接孔2-2紧定连接,防护盖4铰支在插销5上,所述插销5上套装有复位弹簧6,防护盖4具有铰支孔4-1,复位弹簧6的一端装卡在防护盖4的铰支孔4-1中,另一端装卡在座壳2上。
参见图4所示,为了方便防护盖4与复位弹簧6装配,所述防护盖4的铰支孔4-1具有轴向豁槽4-1-1,复位弹簧6的一端装卡在铰支孔4-1的轴向豁槽4-1-1中。
参见1、2、3、5、6所示,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座壳2的两侧具有连为一体的支座2-3,且支座2-3具有安装孔2-3-1。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通过支座2-3的安装孔2-3-1固定安装在电动车上,且将接线柱1与电动车内蓄电池的电源线电连接即可,使用时,当电动车不需充电时,防护盖4始终保持关闭状态,当电动车需要充电时,只需打开防护盖4,将充电器的充电插头与接线柱1电连接,充电完毕之后,拔下充电器的充电插头,且防护盖4恢复到关闭状态,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能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能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2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子高度差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手电筒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