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针床经编机的编织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42718.1 | 申请日: | 200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7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伟;莫卫萍;徐敏平;朱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27/00 | 分类号: | D04B27/00;D04B27/06;D04B35/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 地址: | 2131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针床经编机 编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具体是指双针床经编机的编织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双针床经编机的编织机构,包括针床、固定安装在该针床上的舌针、舌针运动机构、安装有导纱针的梳栉机构、沉降片以及脱圈板。编织运动或者说成圈运动是由舌针、沉降片以及导纱针等相互配合运动完成。但这种编织机构存在如下缺点,首先,由于舌针较粗厚,而且制造比较复杂,因而使其适应的机号较低;其次,由于舌针是依靠旧线圈上下开闭针舌,这就使纱线产生较大的张力,特别是闭口时,必须扩大线圈,使其套过针的较宽部位,这样使得纱线产生的张力更大;另外,因在针舌关闭时,纱线不能再次垫入针口,易造成已垫上的纱线滑脱,因而起头较困难;而且在运转中为防止针舌的反拨关闭,还需要加装针舌自闭钢丝,但如钢丝安装不当,则会带来很多不利,如损坏针舌、造成漏针等;再次,由于舌针编织运动所需动程较大,因而机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用于高速并在编织时不易产生漏针或者错误垫纱、纱线的张力较小并且能适应较高机号的双针床经编机的编织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编织机构,包括针床、固定安装在该针床上的织针、织针运动机构、安装有导纱针的梳栉机构以及脱圈部件,所述织针为槽针,该编织机构还包括可在所述槽针针槽内作相对滑动的针芯、针芯床以及针芯运动机构,所述针芯固定安装在针芯床的上端部。
所述针芯运动机构包括共轭凸轮、下连杆、摆动臂、上连杆以及小轴;所述下连杆的一端与共轭凸轮的滚子支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摆动臂铰接;所述上连杆的一端与摆动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小轴的一端铰接;小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针芯床的下端部;所述针床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小轴穿过该通孔与针床滑动配合;所述摆动臂套装在所述经编机的摆轴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织针采用槽针,而槽针较薄、编织运动时所需动程较小,并且安装时无需笨重的压板、动力消耗少,因而可用于高速编织;另外,槽针的刚性较大,因而在高速编织时不易产生漏针或者错误垫纱,又由于在编织时纱线是以很低的张力操作,因而对编织机件的摩擦较少,延长了槽针等机件的使用寿命;由于在编织机构中加装了与槽针配合运动的针芯、针芯床以及针芯运动机构,而针芯滑动时能清除槽针针槽中的杂质,并且由于槽针较薄,因而能采用短纤纱、混纺纱和弹力纱等进行编织,并能生产超精细织物,因此能适应较高的机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小轴与针床通孔之间还设有一个固定安装在该通孔内的导向套,所述小轴通过该导向套与针床滑动配合。采用这样的结构,能防止小轴与针床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延长针床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摆动臂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改变与下连杆铰接位置的安装孔。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调节针芯运动位置,使其与槽针更好地配合。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针床经编机编织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针芯运动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双针床经编机的编织机构,包括针床1、固定安装在该针床1上的槽针2、安装有导纱针3-1的梳栉机构3以及脱圈部件4,该编织机构还包括可在所述槽针针槽内作相对滑动的针芯5、针芯床6以及针芯运动机构7,所述针芯5固定安装在针芯床6的上端部。图中未示槽针运动机构,其可采用原舌针运动机构。所述脱圈部件4可采用脱圈板,也可由脱圈针床及脱圈针构成。
如图2所示,所述针芯运动机构7包括共轭凸轮7-1、下连杆7-2、摆动臂7-3、上连杆7-4以及小轴7-5;所述下连杆7-2的一端与共轭凸轮7-1的滚子支座7-1-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摆动臂7-3铰接;所述上连杆7-4的一端与摆动臂7-3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小轴7-5的一端铰接;小轴7-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针芯床6的下端部;所述针床1上开设有通孔1-1,所述小轴7-5穿过该通孔1-1与针床1滑动配合;所述摆动臂7-3套装在所述经编机机架9的摆轴8上。
为防止小轴7-5在通孔1-1中上下运动时,对针床1造成较大的磨损,缩短针床1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小轴7-5与通孔1-1之间设置一个固定安装在该通孔1-1内的导向套1-2,小轴7-5穿过该导向套1-2的内孔并与其滑动配合,这样在维修时,只需更换导向套1-2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27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浆纱机车头
- 下一篇:改进结构的单系统电脑针织横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