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带脆裂检测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2562.7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55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光泉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3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带脆裂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带脆裂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检测塑带的脆裂性时,一般仅凭经验检测,就是通过钳子钳夹力量来判断,由于检测人员的经验、用力大小的差别、速度快慢和垂直度偏差,判断脆裂性差别很大,对质量不能定性分析,这样的检测方法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速度快、准确性高、使用方便、质量轻、体积小的塑带脆裂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工作台,置于工作台之上的机座,机座的一侧面上设有气动阀、油水过滤器,机座的顶面上设有手把,机座内设有气缸和气缸活动柱,气缸设在机座的上端,气缸活动柱设在机座的下端,油水过滤器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与气动阀上的第二进气口相连,气动阀上的上出气口和下出气口分别与气缸上的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相连,气缸下端连接有气缸活动柱,气缸活动柱与上活动夹头通过螺丝相连,机座的底座通过螺丝与下固定夹头相连,上活动夹头和下固定夹头均为“Y”字型槽,上活动夹头是个倒“Y”字型,有一90°角面,下固定夹头是个正“Y”字型,有一90°角面,工作台上设有与“Y”字型槽相对应的导向槽,导向槽为“U”字型,“Y”字型槽内设有直径为1.3~1.7mm的通槽,用来放置和固定待检测带的,且“Y”字型槽由45号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利用启动原理,通过气动阀的控制,使上活动夹头和下固定夹头上下作合,对待检测带进行自动检测,能快速测出脆裂性,节约了检测时间,能快速提供检测数据,而且准确性高,此设备质量轻、体积小,使用和携带都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Y”字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Y”字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工作台、2-机座、3-气动阀、4-油水过滤器、5-手把、6-气缸、7-第一进气口、8-出气口、9-第二进气口、10-上出气口、11-下出气口、12-上进气口、13-下进气口、14-气缸2动柱、15-上活动夹头、16-底座、17-下固定夹头、18-“Y”字型槽、19-导向槽、20-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塑带脆裂检测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工作台1,置于工作台1之上的机座2,机座2的一侧面上设有气动阀3、油水过滤器4,机座2的顶面上设有手把5,机座2内设有气缸6和气缸活动柱14,气缸6设在机座2的上端,气缸活动柱14设在机座2的下端,油水过滤器4上设有第一进气口7和出气口8,出气口8与气动阀3上的第二进气口9相连,气动阀3上的上出气口10和下出气口11分别与气缸6上的上进气口12和下进气口13相连,气动阀3自动控制上进气口12和下进气口13的出气量,气缸6下端连接有气缸活动柱14,气缸活动柱14通过螺丝与上活动夹头15相连,机座2的底座16通过螺丝与下固定夹头17相连,下固定夹头17可通过调节螺丝来上下移动,上活动夹头15和下固定夹头17均为“Y”字型槽18,上活动夹头15是个倒“Y”字型,90°角面,下固定夹头17是个正“Y”字型,90°角面,工作台1上设有与“Y”字型槽18相对应的导向槽19,导向槽19为“U”字型,“Y”字型槽18内设有直径为1.3~1.7mm的通槽20,用来放置和固定待检测带的,且“Y”字型槽18由45号钢材料制成。
测试时,油水过滤器4上的第一进气口7接通气体,因为气体中含有水分和油分,水分进入机器内,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作,所以通过油水过滤器4可过滤掉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保证气体的纯度;将待检测带放入导向槽19及“Y”字型槽18内;按气动阀3上的按钮,此时,气体压强控制在0.35~0.4MPa之间,气动阀3上的上出气口10和下出气口11间接性地送气到气缸5上的上进气口12和下进气口13;当上进气口12进气时,气缸活动柱14带动上活动夹头15一起向下运动,当下进气口13进气时,气缸活动柱14带动上活动夹头15一起向上运动;下进气口13经过一次上下运动后,待检测带向前移动,准备检测下一个点;气缸活动柱14带动上活动夹头15这样往复的运动,对待检测带进行施压,来检测塑带横向受压力3的柔韧性能;检查一根待检测带是否合格,是连续测10个点,如破裂处不超过3个,就算合格,用此仪器连续测10个点仅需15秒左右,大大节约了检测的时间,快速提供了检测数据,避免了人工作业带来的各种误差,此设备质量轻、体积小,使用和携带都很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光泉,未经蔡光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2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