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吹膜风轮的装卸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2556.1 | 申请日: | 2009-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60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光泉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3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轮 装卸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设备,特别是一种吹膜风轮的装卸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吹膜旋转膜头大风轮,在工作后需要维修装卸时,由于其体积大、分量重,温度高,拆卸需要把人同心协力才能卸下,既费时又费力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不小心会时常发生碰上膜口和人员烫伤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只需要两人操作,即可装卸风轮,减少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使用方便且较为安全的吹膜风轮的装卸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吹膜风轮的装卸设备,包括支撑架、风轮系统,支撑架为一四方体框架,支撑架的四面都连接有支撑框架,在每个支撑框架上都设有横向的支撑杆,在两个相对的支撑杆之间连接有轨道车,轨道车包括固定搭钩、滑架、可调节搭钩,固定搭钩与滑架的一端相连接,滑架上设有滑轮,滑轮的下端连接有挂钩,可调节搭钩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滑架的另一端上,挂钩与风轮系统相连接,支撑杆和轨道车都为80和100槽钢,滑架为“工”字形,轨道车通过固定搭钩和可调节搭钩,挂在任意两个相对的支撑框架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原先需要八人一起才能装卸,现在只需要两人操作,即可装卸风轮,减少人力、物力,且可根据各机台的实际尺寸任意调节,做到一架多用,方便迅捷,使用方便,保证正常维修的快速而安全的实现,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架、2-风轮系统、3-支撑框架、4-支撑杆、5-轨道车、6-固定搭钩、7-滑架、8-可调节搭钩、9-滑轮、10-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吹膜风轮的装卸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支撑架1、风轮系统2,所述支撑架1为一四方体框架,在支撑架1的四面都连接有支撑框架3,支撑框架3可为三角形、正方形等,在每个支撑框架3上都设有横向的支撑杆4,相对的两个支撑杆4之间连接有轨道车5,轨道车5包括固定搭钩6、滑架7、可调节搭钩8,其中固定搭钩6与滑架7的一端相连接,滑架7上设有滑轮9,滑轮9的下端连接有挂钩10,挂钩10与风轮系统2相连接,可调节搭钩8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滑架7的另一端上,支撑杆3和轨道车都为80和100槽钢,滑架7为“工”字形,使用时,只需要将轨道车5通过固定搭钩6和可调节搭钩8,挂在任意两个相对的支撑框架3之间,在增加了吹膜风轮的装卸设备后,由原先需要八人一起才能装卸的风轮,现在只需要两人操作,即可装卸风轮,减少人力、物力,且可根据各机台的实际尺寸任意调节,做到一架多用,方便迅捷,使用方便,保证正常维修的快速而安全的实现,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光泉,未经蔡光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2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