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稳定器导杆连接组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42498.2 | 申请日: | 2009-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6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石朗国;华长浩;罗心伟;李焱;伍生军;黄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28/00 | 分类号: | B21B28/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器导杆 连接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是一种稳定器导杆连接组合装置,属于轧钢辅助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轧钢过程中,在中间坯进入精轧之前,为减少头部和尾部的温差,粗轧机下游安装有热卷箱,其卷曲工位上方两侧各安装一块稳定器用于侧面导向及钢卷对中。现有热卷箱稳定器与导杆的联接多为通过导杆头部螺栓孔与稳定器大板固定(参见图1)。由于导杆杆径的局限,螺栓型号不能选用过大,而处于高温高载状态的稳定器与导杆之间难以保持垂直,特别是稳定器承受偏载(热轧稳定器覆盖钢卷侧面的面积约为钢卷侧面面积的1/3)及高温负荷(1000℃左右)时,螺栓易受热膨胀引起松动,且承受偏向弯矩及剪切,更容易断裂,从而导致导向板倾斜事故频繁发生。此外,由于稳定器与钢板直接接触,稳定器接受的传导热不断通过导向杆传递到与导向杆形成滑动副的铜套上,受热引起配合间隙减小及油品变质,结果加剧了铜套磨损,也加大了导向板的倾斜度,稳定器更容易产生上述问题。而一旦螺栓断裂,由于其长期处在烘烤工况下,受上方淋下来的开卷臂铲头冷却水喷淋淬火,一旦断在导向杆内,很难取出,导向杆往往只能报废,浪费严重。
申请号为99236091.9、名称为《一种固定薄板与杆件的连接扣》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类似装置是在薄板上板面上并列设置两个折片,用折片固定住杆件,再以垫圈套住折片,折片压紧垫圈时即压紧杆件,其不足之处是只适用于连接强度要求不高的薄板和杆件,在热卷箱之类夹持力要求较高的场合,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连接牢固、可以有效避免螺栓断裂的稳定器导杆连接组合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稳定器导杆连接组合装置包括端头分别固定在导向板上的上导向杆和下导向杆,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上导向杆制有卡槽,所述卡槽前端的上导向杆端头插入导向板对应的孔中,所述卡槽处卡入上导杆压板,所述上导杆压板通过紧固件与导向板固连。
由于上导杆轴向通过与稳定器导向板端面接触的上导杆压板压持、周向借助于导向板对应孔的配合,因此可以保证稳定器的垂直度。外置的连接螺栓不限于导向杆本体的尺寸,可以按需加大规格,提高了连接强度,避免了断裂。而且即使意外断裂,也可以十分方便地更换,杜绝了螺栓断在导向杆本体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上导杆压板上制有由上至下朝向上导杆的通水孔。这样,可持续对导杆端部进行冷却,避免热量传递而引起导杆和铜套的磨损,从而进一步保持了稳定器垂直度。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从根本上解决了导向板的垂直度问题,保证了板型;(2)解决了螺栓强度不够及热影响造成螺栓经常断裂的问题;(3)解决了因为热传递引起的导向杆及铜套磨损加剧问题,提高了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4)结构简单,维护、检修方便,具有耐高温、可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图中:1-下盖板2-上承接罩3-导向板4’-上盖板5’-上承接罩6-上导向杆7-垫圈8-下导向杆9-铜套。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中:1-下盖板、2-下承接罩、3-导向板、4-上承接罩、5-上导杆压板、6-上导向杆、7-垫圈、8-下导向杆、9-铜套、10-通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稳定器导杆连接组合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上导向杆6和下导向杆8的端头分别固定在导向板3上。
下导向杆8的固连结构与现有技术基础相同,通过前端盖板1和后面垫圈7限定,前端盖板1和下导向杆8以足够强度的螺栓连接。下导向杆8与稳定器导向板3之间端面为平面间隙配合,周向为腰形实体与腰形孔间隙配合,以便受热膨胀后能自由伸缩,不致因热胀冷缩尺寸变化引起上、下导向杆间别劲而影响稳定器运行。
由于下导向杆端面为间隙配合,因此下导杆主要起导向作用,而弯矩及剪切作用主要由上导杆承担。为此上导向杆制有形同瓶颈(腰形)的卡槽,卡槽前端的上导向杆端头插入导向板对应的孔中,卡槽处从两侧卡入对合的上导杆压板5,上导杆压板5借助穿过导向板3上穿孔的紧固螺栓与导向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上导向杆的插入端与导向板对应的孔端面及周向均为间隙配合,受热影响较小,加之上导杆压板5上制有由上至下朝向上导杆6的通水孔10,淋下来的冷却水可满足杆身冷却的要求,防止热传递,达到减少导杆和铜套磨损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2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头拉丝机中的眼模座
- 下一篇:一种低座椅坐式三轮车及其主车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