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油机万向进油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2103.9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88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袁仁伟;袁君伟;张辉;徐兴宝;李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富仁高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D5/60 | 分类号: | B67D5/6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油机 万向 油管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泵式加油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油机进油管装置。属加油机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为避免潜油泵式加油机在因外力的冲击撞倒时燃料油喷射造成火灾等不安全隐患,要求加油机的进油管道上必须安装撞倒阀门。为确保加油机在跌倒时撞倒阀阀门可靠关闭,在加油机与撞倒阀之间必须采用硬管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潜油泵式加油机在安装时各加油站均采用的是直接硬管连接方式(见图1)。其不足之处是:直接硬管连接时,加油机进油口管口管道与输油管出口管道的横向和纵向尺寸无法正确保证,不易调节尺寸及角度,导致加油机安装后所述连接管口之间产生很大内应力,降低使用寿命,同时所述管口处极其容易漏油,使在安装连接管道时费时费力,很难保证连接效果。尤其在加油站更换不同厂家生产的加油机时连接管道的难度更大。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硬管连接且能够横向和纵向调节距离及角度的可调节横向和纵向距离及角度的加油机万向进油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油机万向进油管装置,包括接管、管体、锁紧螺母和管座,所述接管和管体均有两件,上下各一件,所述上下两件接管的一端制有外螺纹,所述上下两件接管的另一端为光管,所述上下两件管体的一端制有外螺纹,所述接管的光管端插入所述管体的制有外螺纹的一端,所述锁紧螺母有两件,上下各一件,分别螺纹连接在所述上下两件管体的外螺纹端,并在所述锁紧螺母与接管管壁接合面处嵌置压套,在所述管体与接管管壁接合面处嵌置O型圈I;所述上下两件管体的另一端端部封闭,旁侧开设有输油口,所述上下两件管体的输油口用管座封闭,并用长螺栓、O型圈III、螺母、弹簧垫片和平垫片将所述管座与管体纵向连接固定,并在所述管座与上下两件管体的接合面处嵌置O型圈II,使下接管、下管体、下管体旁侧输油口、管座内空腔、上管体旁侧输油口、上管体和上接管自下至上形成密封的输油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进油管采用万向进油管连接,不会产生内应力使连接输油管出口和加油机进油口的接口管道破裂。
2、当输油管出口和加油机进油口的管口对接位置过高或低时,可以通过调节上下接管,以此实现对接。
3、当输油管出口和加油机进油口的管口横向对接位置过大时,可以选用管座的不同型号进行横向自由调节。
4、当输油管出口和加油机进油口的管口位置不在同一纵向上,可以通过调节管体和管座的旋转角度(0-180°)来调节横向和纵向位置。
5、此进油管装配后进行压力为0.35MPa气密性能试验,能保持长期不渗漏。
综上,在加油站进行管道安装时,本实用新型同时可实现纵向距离调节、横向距离及角度调节,以此达到硬管连接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图1为以往潜油泵式加油机在安装时各加油站采用的直接硬管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油机万向进油管装置的外观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图。
图4为图2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油机万向进油管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示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潜油泵式加油机在安装时各加油站采用的直接硬管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中:接管1、压套2、O型圈I3、锁紧螺母4、管体5、O型圈II6、管座7、O型圈III8、长螺栓9、螺母10、弹簧垫片11、平垫片12、输油通道13、输油管出口管道14、加油机进油口管口管道15、外螺纹1.1、外螺纹5.1。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富仁高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富仁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2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