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超导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41772.4 | 申请日: | 2009-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同伟;汪涌;孟海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贝德莱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赵燕棣 |
| 地址: | 2131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热交换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上使用的换热超导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热交换用的超导管,都是采用直管形式,导热介质灌装在冷凝头内,通过加热冷凝头使得导热介质挥发将热量传递给受热体,这种传热方式热启动慢,热量传递速度慢,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效果好的太阳能超导管。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超导管,包括冷凝头、流道管和缩口段,所述超导管内冷凝头和缩口段分别由下封口和上封口密封形成真空,冷凝头内装有导热介质,所述冷凝头的管径大于流道管的管径,且冷凝头与流道管由圆角过渡;所述流道管的管径大于缩口段的管径,且流道管与缩口段由圆角过渡。
所述冷凝头、流道管和缩口段均为铜管,管壁厚度为0.2毫米~0.5毫米。
所述导热介质为丙酮和蒸馏水的混合物。
所述冷凝头的管径为13毫米~15毫米,流道管的管径为6毫米~10毫米,缩口段的管径为2毫米~5毫米。
所述冷凝头有两个。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每段采用缩颈,导热介质流动速度加快,换热速度大,换热效果增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太阳能超导管,包括冷凝头1、流道管2和缩口段3,所述超导管内冷凝头1和缩口段3分别由下封口1-2和上封口3-1密封形成真空,冷凝头1内装有导热介质4,所述冷凝头1的管径大于流道管2的管径,且冷凝头1与流道管2由圆角1-1过渡;所述流道管2的管径大于缩口段3的管径,且流道管2与缩口段3由圆角2-1过渡。
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达到传热效果,所述冷凝头1、流道管2和缩口段3均为铜管,管壁厚度为0.2毫米~0.5毫米。
如图1所示,所述导热介质4为丙酮和蒸馏水的混合物,具有启发温度低,在20°~30°左右时就可以急速挥发,传递热量,另外还具有抗冻,耐高温等特点.
如图1所示,所述冷凝头1的管径为13毫米~15毫米,流道管2的管径为6毫米~10毫米,缩口段3的管径为2毫米~5毫米,冷凝头1内的导热介质易挥发,由于每段采用缩颈,导热介质流动速度加快,换热速度大,换热效果增强。为了增加换热面积,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也可将冷凝头1设计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将冷凝头1插装在集热管中,通过集热管内的温度传递给冷凝头1,加热其中的导热介质4,导热介质4在20°~30°左右时就可以急速挥发,传递热量,由于每段采用缩颈,导热介质流动速度加快,换热速度大,换热效果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贝德莱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贝德莱特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1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存放型材和管材的货架
- 下一篇: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的防倒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