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厌氧发酵生物膜固体菌巢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1757.X | 申请日: | 200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96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彭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绿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107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 君 |
地址: | 221000江苏省徐州市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生物膜 固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膜固体载体,尤其是一种能在多种厌氧发酵装置内供沼气菌种繁殖附着的厌氧发酵生物膜固体菌巢。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生物膜载体有浮动型、悬挂型、仿生型,材料有聚乙烯、陶瓷、复合材料,多数用于污水处理。用于厌氧发酵装置内的供生物膜生长繁衍的载体目前已公知的只有软性填料,软性填料在厌氧发酵装置内随料液和发酵原料浮动,仅对上层原料厌氧发酵菌群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吸附和分解消化作用,对中下层,尤其是以原料多、发酵浓度高的干式厌氧发酵工艺,不能发挥生物膜的有效功能,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厌氧发酵生物膜固体菌巢,它包括四个连体模铸圆柱管菌巢,菌巢长度根据发酵装置确定,每个空心圆柱管的外侧,开有供生物膜生长繁衍的营养槽,生物膜附着于空心管的内壁和外壁,使生物膜附着面积最大化。四个空心管上部对开有与压料格栅相接的固定槽,压料格栅上部管体处于发酵原料宜结壳上部,能有效释放甲烷气体,每组菌巢均等的与压料格栅连接,其数量按发酵装置大小或发酵工艺等距分布,菌巢底部有易于放入发酵原料时减少阻力的尖头,尖头底部敞口使脱落的生物膜自由下沉。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厌氧发酵生物膜固体菌巢,它包括:四个连体模铸圆柱管菌巢,其特征是:菌巢包括菌巢内壁和菌巢外壁,菌巢外壁四周对称开有营养槽,菌巢上部还有与横向压料格栅、纵向压料格栅连接的固定槽,菌巢的底部是具有敞口的尖头。
所述的菌巢包括菌巢内壁和菌巢外壁,菌巢外壁四周对称开有营养槽。
所述的菌巢上部还有与横向压料格栅、纵向压料格栅连接的固定槽。
所述的菌巢的底部是具有敞口的尖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该技术使四个连体圆柱管的内、外壁能最大化的增加载体面积,菌巢内壁附着的生物膜营养物质通过菌巢外侧营养槽供应,处于压料格栅上部的管体,因高于发酵原料宜结壳部位,因而能有效释放甲烷气体,菌巢底部为敞口尖头结构,使脱落的生物膜自由下沉,可以使厌氧发酵快速启动,提高COD降解率和产气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中:1、横向压料格栅,2、纵向压料格栅,3、固定槽,4、菌巢外壁,5、营养槽,6、菌巢内壁,7、尖头,8、菌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厌氧发酵生物膜固体菌巢,它包括:四个连体模铸圆柱管菌巢8,菌巢8包括菌巢内壁6和菌巢外壁4,菌巢8外壁四周对称开有营养槽5,菌巢8上部还有与横向压料格栅1、纵向压料格栅2连接的固定槽3,菌巢8的底部是具有敞口的尖头7。
所述的菌巢8包括菌巢内壁6和菌巢外壁4,菌巢8外壁四周对称开有营养槽5。
所述的菌巢8上部还有与横向压料格栅1、纵向压料格栅2连接的固定槽(3。
所述的菌巢8的底部是具有敞口的尖头7。
工作过程:菌巢外壁4和菌巢内壁6是生物膜附着载体,四个连体圆柱管的内、外壁能最大化的增加载体面积,菌巢内壁6附着的生物膜营养物质通过菌巢外侧营养槽5供应,处于压料格栅上部的管体,因高于发酵原料宜结壳部位,因而能有效释放甲烷气体,为方便在干式发酵工艺换料时,菌巢易于放入发酵原料内,将菌巢底部设计为尖头7以减少阻力,其底部敞口使脱落的生物膜自由下沉。横向压料格栅1和纵向压料格栅2,分别交叉穿过菌巢组8的对开固定槽3相扣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绿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绿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17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体驱动电路板腐蚀机
- 下一篇:苯回收分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