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子蒸馏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1649.2 | 申请日: | 2009-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彪;吴利东;沈军良;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沙家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2 | 分类号: | B01D3/1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5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 蒸馏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生物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蒸馏机构,适用于对高沸点、高粘度和热敏性的有机混合物和天然产物的分离。
背景技术
分子蒸馏通常被称为短程蒸馏,据此,分子蒸馏机构通常被称为短程蒸馏机构,所谓的短程蒸馏是在高真空下(残留气体压力小于10pa)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蒸发分子受热逸出液膜后经过较短的距离后在内置冷凝器上迅速冷凝,克服了常规的即传统的蒸馏蒸发中汽液平衡的约束,使短程蒸馏过程始终保持较高的传质推动力,从而实现物质的高效分离。由于分子蒸馏机构特别适合于分离高沸点、高粘度和热敏性的有机混合物和天然产物,因此在食品、医药、油脂加工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分子蒸馏机构即短程蒸馏机构生产的产品众多,达数百种。以蒸馏浓缩的产品为例:有合成维生素类物质、羊毛脂肪酸、羊毛醇、棕榈油、米糠油、鱼油及鱼肝油和天然植物的叶颈根的提取物(如辣椒红、蕃茄红素、除虫菊酯、卵磷酯、β-胡罗卜素和中药有效成分等等);以脱除游离单体的产品为例:有环氧树脂、环氧油、聚胺酯、异氰酸盐、树脂塑料、可塑剂、稳定剂、丙烯酸盐、单硬脂酸甘油酯、二甘酯、脂肪酸二聚体、有机中间体(如酯类、胺类合成有机物等等);以脱色脱味的产品为例:有有机中间体、乳酸、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环氧树脂、环氧油、植物蜡、硅油、刹车油即制动油、真空泵油、润滑油和石蜡等等。
由上述说明可知,分子蒸馏机构的应用十分广泛,已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对脱除游离单体的产品所使用的分子蒸馏机构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基座1、蒸发器2、刮膜器3、冷凝器4和配有进料管51的盖5,蒸发器2安装在基座1上,刮膜器3位于蒸发器2内,冷凝器4同样地安装在基座1上并且位于刮膜器3内,盖5固定在蒸发器2的顶部。上述分子蒸馏机构的刮膜器3包括转笼31和安装在所述盖5上的与转笼31传动联结的用于驱使转笼31旋转的转笼驱动机构32,转笼31包括一接料盘311、一组中间固定环312、一底转盘313、一组固定杆314、一组刮膜滚子轴315和刮膜滚子316,一组固定杆314间隔设置,各固定杆314的上端与接料盘311的盘缘固定,中部穿设固定在一组中间固定环312上,而各固定杆314的下端与底转盘313固定,藉由一组固定杆314将接料盘311、一组中间固定环312和底转盘313联结而构成鼠笼状的转笼31,一组刮膜滚子轴315彼此呈间隔状态地与接料盘311、中间固定环312以及底转盘313固定,刮膜滚子316套置在各刮膜滚子轴315上。当物料从进料管51引至接料盘311上时,在刮膜器3的转笼驱动机构32的电机321的工作下,经减速机322带动主轴323旋转,由于主轴323是与接料盘311联结的,因此由主轴323带动接料盘311旋转,使整个刮膜器3的转笼31处于旋转状态。接料盘311上的待蒸馏的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至蒸发器2的内壁21上,即甩至蒸发器2的蒸发面上或称加热面上,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内壁21下降,此时,被刮膜滚子316刮抹而形成厚度相对均匀的液膜,在蒸发器2对内壁21上的即蒸发面上的物料进行加热蒸发的过程中,物料中的轻组份的分子被蒸出而到达冷凝器4,由冷凝器4冷凝后引出,从而达到液-液分离的目的。上面提到的转笼31的结构及原理还可由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527947Y印证。
上述分子蒸馏机构的刮膜器3所存在的欠缺是:当刮膜滚子316在对内壁21上的物料刮匀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液滴飞溅现象,并且蒸汽分子在以喷射方式飞向冷凝器4时也会大量地夹带液滴,这些液滴在冷凝器4上收集后会严重地影响产品的纯度,降低液-液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防止液滴溅向冷凝器而藉以保障被分离的产品纯度的分子蒸馏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沙家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沙家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16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逆流式高效节能洗涤吸收塔
- 下一篇:折叠式高尔夫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