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棉麻类面料起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1621.9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0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竹园;程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吉源棉麻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15/02;D06M16/00;C12S11/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15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类 面料 起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起皱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棉麻类面料起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尚、休闲、回归大自然已经成为人们新的追求。不规则的自然皱纹,配以清新淡雅的流行色调,使人犹如置身于万物复苏的大自然怀抱中,使织物形成形状各异且无规律的皱纹的工艺过程,是通过将服装面料表面紧缩和揉捏而成的自然或随意纹路,织物形成皱纹的工艺实施方式主要由:利用机械加压的方法使织物产生不规则的凹凸折皱外观。
然而现有的棉麻类折皱工艺是将织物先进行染色、后处理等过程后,再进行起皱纹过程,其间还需要介入服丝平(F-ECO)皱纹定型助剂,但甲醛含量超过的标准75PPM,使得织物的起皱纹效果差,经过水洗等处理后,很容易消除织物上的皱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棉麻类皱纹面料起皱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麻类皱纹面料起皱装置,具有坯布依次通过的纳米处理液箱、加捻装置和轧车装置。
进一步,为了方便坯布的移动,使得坯布的展开效果好,起皱装置包括方便坯布移动的导布棍和开幅装置。
为了方便坯布浸入到纤维素分解酵素液中,轧车装置后端连接有分解酵素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棉麻类皱纹面料起皱装置,降低了棉麻强粘纱支皱纹面料的成本达五分之一,环保成衣洗涤前后皱纹效果永久保持原状,且皱纹形态通过后续的水洗、涂层或印花等过程仍能不变,彻底完全替代了目前流行于市场化纤类的皱纹服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纳米处理液箱,2.加捻装置,3.轧车装置,4.导布棍,5.开幅装置,6.分解酵素箱,7.坯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最佳实施方式的棉麻类皱纹面料起皱装置,具有坯布7依次通过的纳米处理液箱1、加捻装置2和轧车装置3,起皱装置包括方便坯布7移动的导布棍4和开幅装置5,方便坯布7的移动,使得坯布7的展开效果好,轧车装置3后端连接有分解酵素箱6,方便坯布7浸入到纤维素分解酵素液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坯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丝线织造——坯布7——纳米起皱纹——退、煮、漂——染色——后整理——检验成品包装,坯布7浸入洗花酵素液中,然后进行起皱纹,退浆用退浆液为食盐2g/L和路顺酶的脂肪醇烷基醚硫酸脂等复合物1g/L的溶液,80℃,时间60分钟,烘干温度100℃,车速60米/分钟,精炼在苏宏宽温幅退浆酶20g/L和氧漂助剂2g/L的溶液中,时间140分钟,氧漂过程在过氧化氢1.5g/L的溶液中,温度70℃,时间80分钟,烘干温度100℃,车速60米/分钟,染色是按照常规工艺,烘干温度,车速6060米/分钟,后整理是普通柔软水洗,品检是按照品检内容进行物化测试,外观检查,成品按常规或特殊要求成件打包,标明要求。
起皱的过程中是将坯布7放入存布箱,坯布7从存布箱通过导布棍4进入装有洗花酵素液的纳米处理液箱1,浸入洗花酵素液中,接着通过导布棍4经加捻装置2,通过加捻装置2使得坯布7同步进行旋转,使得坯布7扭曲,然后坯布7到轧车装置3的二棍轧车,接着进入分解酵素箱6,再通过导布棍4通过三棍轧车进入存布箱,使得坯布7具有折皱,然后通过开幅装置5对坯布7进行开幅,最后通过落布架进入存布箱。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吉源棉麻印染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吉源棉麻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1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采刚玉筛管
- 下一篇:一种油井表层套管固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