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灯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41278.8 | 申请日: | 2009-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238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炎;吴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炎;吴俊勇 | 
| 主分类号: | F21V23/00 | 分类号: | F21V23/00;H05B37/00;H02M7/06;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观 | 
| 地址: | 510288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为发光二极管的简称。目前,LED作为一种新的照明光源,以其节能、环保、长寿命的特点,将取代其他类型光源的主要新照明光源。但目前照明领域,普遍使用荧光灯,而与之配套系统是镇流器、逆变器等灯具。如果要用LED灯替换荧光灯,则要对灯具改装,去掉镇流器、逆变器等,这样对无专业人员的用户来说,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不知怎样做,因此必定影响LED照明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庭使用方便的,适用于荧光灯照明系统的LED灯。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包括灯壳和灯壳内的发光二极管电路,其改进在于:灯壳上具有四个灯脚,灯壳内具有反馈电路,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灯脚、第二灯脚、第三灯脚和第四灯脚连接,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流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电路电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为等效阻抗电路或阻抗电路,所述等效阻抗电路或阻抗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第一灯脚和第二灯脚之间串接有第一电路,第三灯脚和第四灯脚之间串接有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阻抗值的绝对值均大于1欧姆。
所述阻抗电路为电阻电路,第一电路为第一电阻,第二电路为第二电阻。
所述等效阻抗电路包括电阻、电感、电容和二极管。
所述电流转换电路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可以为半波整流,或者全波整流,或者桥式整流,也可以为倍压整流,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滤波电路可以为电容滤波电路,或者RC滤波电路,或者有源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电流转换电路还包括降压电路,所述降压电路置于反馈电路的输出端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之间。所述降压电路为变压器降压电路。
所述电流转换电路为开关电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入端与反馈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电路电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电流转换电路与发光二极管电路置于至少一块线路板上。
所述灯壳为一管状体且两端有端盖,四个灯脚每两个为一组,两组灯脚分别置于灯壳的两个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了反馈电路,当用户使用的时候直接接入家用荧光灯供电系统中,反馈电路使镇流器不断的供电或镇流器工作时不受到损坏,反馈电路、电流转换电路与发光二极管电路置于一块线路板上,由镇流器直接给线路板供电,使LED连续不间断地点亮,且使用了电流转换电路保证了LED的供电,使得不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就可以将LED照明直接用于普通的家用荧光灯照明系统中来,使得LED照明得到顺利且广泛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
图5为等效阻抗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镇流器供电系统中荧光灯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5,一种LED灯,包括灯壳和灯壳内的发光二极管电路7,灯壳上具有四个灯脚1、2、3、4,灯壳内具有反馈电路5,所述反馈电路5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灯脚1、第二灯脚2、第三灯脚3和第四灯脚4连接,反馈电路5的输出端与电流转换电路6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流转换电路6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电路7电连接。
所述反馈电路5为等效阻抗电路或阻抗电路,所述等效阻抗电路或阻抗电路包括第一电路Z1和第二电路Z2,第一灯脚1和第二灯脚2之间串接有第一电路Z1,第三灯脚3和第四灯脚4之间串接有第二电路Z2,所述第一电路Z1和第二电路Z2的阻抗值的绝对值均大于1欧姆。
所述阻抗电路为电阻电路,第一电路Z1为第一电阻R1,第二电路Z2为第二电阻R2。电阻可以是二个也可以二个以上,二个以上的电阻可以将电阻发热由一个集中发热源分为几个发热源,从而不超过电阻的功率,同时防止由于电阻集中发热造成整个照明系统某个部位温度过高,从而损害如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而影响整个照明系统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炎;吴俊勇,未经张家炎;吴俊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1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