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压排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1055.1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89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纲;周岳;陈晷;田少娟;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汇模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N3/08 | 分类号: | B27N3/08;B27N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215000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压 排气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中在模压过程中使用的排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纤维产品在模压过程中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模压植物纤维电缆盘,工业用托盘等产品,其材料为细碎的木片,秸秆等,先经148℃干燥处理时间30min,然后与2-15℃的热固性树脂充分混合搅拌均匀,置于220℃条件下,进行整体模压成型,此时压强为1400PSI,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内部的温度达105℃,并将保持产品内部温度超过56℃的时间在30min以上,产品最后的含水率不超过9%,保压8-15min,开模,得到成品。
由于植物纤维内部所含有的水分不可能一下子烘得太干燥,否则造成植物纤维的断裂,以及所加入的热固性树脂亦含有的30%的水分,所以在实际模压操作的过程中大量的水份受热变成水蒸气,须对模具进行卸压1-2min。把蒸汽尽量从产品内部排出,然后再加压,每压制一个产品,这样的操作重复2-3次。即使这样,水蒸气的排放通道不畅,对于产品内的水份是否已排尽,还是很难掌握。这样就对模压植物纤维产品带来两个问题:
1、通过卸压排气,延长了模压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2、一旦水份未排尽,则造成产品内部的气孔隔层,放炮,爆裂等致命的缺陷,成为废品,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在模压过程中使用的排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压排气装置,包括上模与下模,其中上模与下模内部均匀的设有加热孔,加热孔内部可以放置加热器或通入导热介质,上模的端面和侧面均设有排气槽,在上模与下模之间的模压空间内设有隔离导流板,隔离导流板上均匀的设有配合排气槽的导流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新增加隔离导流板和排气槽,在模压植物纤维模压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水蒸气,能顺利的通过隔离导流板上的导流孔,经上模上的排气槽,毫无阻挡的排出模具,不再需要通过卸压排气,缩短了模压时间,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隔离导流板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上模的结构图;
其中:1、下模,2、上模,3、加热孔,4、隔离导流板,5、导流孔,6、侧面排气槽,7、端面排气槽,8、待模压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上模2与下模1,上模2与下模内部均匀的设有加热孔3,加热孔3中可以导入加热介质在模压过程中为模具加热,上模2的端面和侧面均设有排气槽,如图3所示排气槽包括端面排气槽7和侧面排气槽6,在上模2与下模1之间的模压空间内设有隔离导流板4,隔离导流板4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隔离导流板4上均匀的设有配合排气槽的导流孔5,待模压产品7放入模具中,模具通入导热介质加热,在模压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隔离导流板4上的导流孔5,顺着端面排气槽7和侧面排气槽6排出模具,不再需要通过卸压排气,缩短了模压时间,确保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汇模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汇模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1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盘自动收纳装置
- 下一篇:指示标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