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部水平悬吊缝合导引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41039.2 | 申请日: | 200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553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 发明(设计)人: | 谭谦;王淑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新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 鸥;唐 超 |
| 地址: | 210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悬吊 缝合 导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深部水平悬吊缝合导引器。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目前的深部水平悬吊缝合操作难度较大,原因包括深部进针、出针及控制进出针点的操作空间狭窄、视野不开阔等,因而使简单的悬吊缝合操作非常困难。为了使之尽可能顺利操作,通常采用通过切口牵拉以获得有限操作空间,但也只能勉强完成,而牵拉切口必然损伤周围组织,极易造成深部组织出血而不易止血,又为了彻底止血及达到理想的悬吊效果,有时甚至又需要延长切口来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研制一种深部水平悬吊缝合导引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深部水平悬吊缝合导引器,其特征在于手柄两侧凹槽内分别设置棘齿,棘齿与中轴两侧上的齿条接触连接,中轴前端与导引环连接,导引环由韧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对于深部水平悬吊缝合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辅助器械,既提供了足够大的操作空间又对组织损伤小,非常方便,操作也简单、易行,适用于各类型切口,能够得到满意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专业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将在下面继续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图1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由导引环1、中轴3和手柄2构成;导引环1与中轴3连接成一体,中轴3上两边有齿,形成齿条,与棘齿5接触连接;在手柄2的两侧都设置有棘齿5,手柄2两侧形成凹槽,棘齿5就设置在凹槽内;在中轴3的尾端上连接按钮4。
导引环1的材质因为需有足够的韧性和硬度,可选记忆合金,这样可满足其大小可调节的需求,且其结构需光滑、圆润并对周围组织无切割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过程以颞部除皱手术颞浅筋膜悬吊为例说明:
将导引环1通过切口放置于眼角预计的悬吊部位,通过手柄2固定本发明,通过推动中轴3尾部上的按钮4,由于按钮4与中轴3固定连接,因此也就使中轴3移动,中轴3移动时,其两侧上的齿条与棘齿5产生啮合,即棘齿5是可转动的,所以手柄2两侧的齿条与棘齿5啮合后移动,这种移动是可以控制的,平稳、缓慢,甚至可以调节微动,不会或大或小;这样就可将导引环1直径调节到合适大小,即中轴3向后退(图中向右),因为导引环1是由具有韧性的记忆合金制成的,因而导引环1向后(图中向右)收缩,其直径变小,如果中轴3向前(图中向左),则导引环1向前(图中向左),其直径变大;由此可知,从皮肤表面触摸就可了解导引环1的大致范围,即导引环1的合金要有一定的直径,使之从皮肤表面能触及导引环1的范围,以便准确确定进针位置;此时将缝针从皮肤表面进针,通过导引环1内范围,深度达皮下需悬吊层次,即颞浅筋膜下方,后缝针再次从皮肤出针,去除缝针,将本发明包括导引环1从切口处抽出后,缝线的线头、线尾均随之从皮下抽出,这样即完成颞部除皱手术颞浅筋膜悬吊最重要也是目前该手术最难操作的一针,再将缝线重新穿针缝合于近颞部皮肤切口附近颞浅筋膜处打结即可。
总之,有了本实用新型作为辅助设施的帮助,不管对于手术者还是手术助手,整个悬吊过程操作简单易行且对周围组织损伤较小,对悬吊部位定位准确,无需切口辅助牵拉,同时通过调节导引环1的直径大小就可以以适应各种类型切口的悬吊缝合,其对术后效果的评判肯定有其有益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未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10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圆盘式旋盖机的旋盖机构
- 下一篇:一种热交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