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导快速电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0905.6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256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强;姜春来;李勇良;李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意凯顺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4000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 快速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超导快速电加热器涉及一种高效速热液态流体加热装置,尤其一种高效快速节能、超导、安全、环保、洁净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各种节能快速加热器层出不穷,有翼片型、螺管型、电极膜(玻璃管)以及热得快等,都在吸/散热面积上做了文章,但实践下来并不理想,以目前市场上的快速电热水器为例,首先,由于用户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充足的热水,开发商往往以提高电热管功率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如此一来,冬季家庭洗澡时电能要用到6500W以上,甚至8500W,普通家庭电表会很难承受。且提高功率后,工作温度升高,电加热管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其次,在饮用水上同样存在不小的问题,现今的公共场合(工矿企业、学校、动车车厢等)的客户用开水,不是不开,就是根本没有开水,一些公共场合甚至用380V的电源来烧水,可是同样面临着烧多了浪费,烧少了不够用等现象。
经过市场调查,普通的电热水器、饮水机均存在着升温慢、热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燃气、燃煤炉具对环境污染严重,以及不易限时限量及时供应热水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超导快速电加热器,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并能快速、限量、连续加温。其以电能作为热源,利用超导介质储筒内的超导介质作为热能的传递媒介,在热源的持续加热过程中,使超导介质迅速升温并汽化进入内管,汽化后的气体通过内管加热内外管之间流体空腔内的水,产生所需热水供使用者应用。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超导快速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装置、热交换装置、面盖、箱体、热水出口、进水口和控制面板。电加热装置和热交换装置通过连接件连接后,安装在箱体上,箱体上装有面盖,面盖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装有显示器、指示灯、控制开关,控制面板可以做成遥控式或线控式,在箱体内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管、超导介质储筒和超导介质。超导介质储筒内装有电加热管,超导介质储筒和电加热管之间注有超导介质。所述的电加热管外壁为多曲面金属管,多曲面金属管内装有电加热管或电热丝,多曲面金属管和电加热管或电热丝之间填充有良好的耐热性、导热性和绝缘性的结晶氧化镁粉。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包括内管、外管、内外管上连接件、内外管下连接件和抽真空接头。内管套装在外管内,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流体空腔,通过内外管上连接件和内外管下连接件密封焊接,在内外管上连接件上设置有管接头和抽真空接头,内外管下连接件上设置有管接头和管口法兰,管口法兰与超导介质储筒法兰密封对接,使得内管与超导介质储筒相连通,通过抽真空接头抽真空,加入有超导介质。
所述的内管采用多曲面凸起异形金属内管,所述的外管可以采用多曲面凸起的异形管,也可以采用圆形管。
电加热装置和热交换装置组装后构成单组超导流体电加热器,单组超导流体电加热器可以设置若干组,可以采用串联或并联连接,串联连接为各个单组超导流体电加热器的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顺次相连,连接后首尾两端分别作为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并联连接为:单组超导流体电加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进水总管和出水管相通。两种结构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满足不同的需要。
所述的超导介质,是市售2-2超导介质(山东潍坊市华丰新产品研究所生产)、低温导热油以及在低温35℃到50℃左右时可以汽化的导热液,在负压情况下,启动温度更低。在启动电加热的状态下,热能不断散发,使得超导介质迅速吸热升温汽化并沸腾起来,沿管内壁向上运动,速度是水的数十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真空超导加热技术,具备优良的热传导性能等普通换热技术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能,与多曲面凸起的异形金属管配合使用,成功的解决了常规加热器容易出现的吸/散热面积小,加热速度慢,应用领域小,能耗高等问题,且单组超导流体电加热器是相对独立的,可以组合使用,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动车车厢等大型公共场所,比如:学校、工矿企业、商场、酒店、车站等人流量大且需要快速提供热水的场所。
1、热交换面积大,是同规格圆管的1.5-2.0倍左右。热交换装置和电加热管面盖中的换热结构均采用,成型有内外增容的多曲面凸起的异形金属管,使高温区与低温区迅速实现热交换。且由于汽化后的超导介质最远可以传递15米,可根据需要在该范围内任意设置管子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意凯顺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意凯顺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0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