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喷漆室循环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40887.1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930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震湘;吴中直;蒋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琼花涂装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B05B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000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喷漆 循环 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喷漆室循环水池。
背景技术
喷漆室循环水池,主要是喷漆作业时通过水泵的作用,将水洗涤喷漆室作业区空气,以减少空气中漆雾和有机溶剂的含量,以保证作业工人的健康安全和产品的质量,在循环水的作用下把喷漆室内空气中的漆雾和有机溶剂转移到水中形成了喷漆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漆雾颗粒和溶剂。对循环水池的污水,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泵排掉,有时因污水含漆泥量过浓,泵排不尽,只有停产用人工清理,即影响生产,又给操作者造成危害还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比较容易清楚循环水池内的漆泥的喷漆室循环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上的循环水泵、循环水进口,池体底板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池体底部设置集泥池,集泥池设置在水流的下流处。
所述的底板为锯齿形。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1)池体底板倾斜设置,使得漆泥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底板向下流动,不会产生逆流,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优先采用锯齿形,增大了底板的表面积,使漆雾颗粒相互之间的碰撞机率增大,易形成较大的颗粒,随着漆泥本身质量的增大,减小了水流对其的影响,保证其不会产生逆流;2)设置集泥池,且设置在水流较缓的下流处,当漆泥沉淀在集泥池中后,水流对其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不会重新进入水中进行循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底板、2是集泥池、3是循环水泵、4是循环水进口、5是潜污泵。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上的循环水泵3、循环水进口4,池体底板1沿水流方向向下倾斜设置,池体底部设置集泥池2,集泥池2设置在水流的下流处,所述的底板1为锯齿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循环水池工作时,循环水经循环水泵3打出循环水池,进入喷漆室下部,完成它的工作后,在经循环水进口4进入循环水池,这时循环水中会混和着许多漆泥,由于漆泥的比重大于水,因此会逐步沉入池底,由于是锯齿形底板1,漆泥只能随着水流方向,向底板1的集泥池2流动,直到进入集泥池2,再由潜污泵5抽到污水处理池,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水中的漆泥,把清水送回循环水池。
当循环水不能使用,需要排放时,可直接用潜污泵5把循环水(污水)抽入污水处理池,进行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琼花涂装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琼花涂装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0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