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角形混凝土薄壁折板桩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40598.1 | 申请日: | 2009-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168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平;周晨;王仙美;夏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02 | 分类号: | E02D5/02;E02D17/20;E02D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角形 混凝土 薄壁 折板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结构的桩基技术,应用于建筑、桥梁等工程领域的地基处理和基坑支护,应用于港航工程领域的挡土支护,尤其涉及一种三角形混凝土薄壁折板桩。
背景技术
我国很多沿海城市的地基属软土地基,因此这些地区的建筑、桥梁、港航工程的基础和挡土支护结构很多采用桩结构。常见的桩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管桩和钢管桩等等,其中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具有施工质量较易保证、承载力高等优点,但施工噪音和振动较大,沉桩过程中产生较大挤土效应,因而不宜用于城市人口稠密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噪音和振动小,造价低,但其施工质量偏差大,桩侧摩阻和桩端阻力较预制桩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土、泥水处理较难。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管桩具有承载力高、耐打、自重轻、省材料等优点,但其需专业工厂生产。钢管桩重量轻,所需打桩机能量小,施工过程中产生挤土影响小,但其价格昂贵。
传统的混凝土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较好,但费用较高;深层搅拌桩、沙桩、碎石桩等工程费用低,但施工质量不易保证。工程领域亟需一种费用较低、施工质量较易保证的新桩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折板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成熟的折板施工技术,实用新型三角形混凝土薄壁折板桩的新桩型。三角形折板桩具有平面构件和空间构件两方面的优点,在制作、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如同平板,沉桩前可在施工现场将平板弯折成三角形管桩。三角形混凝土薄壁折板桩造价低、重量轻、抗弯能力强、截面刚度大,属空间薄壁构件,起吊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堆放和运输、同时具有平面构件和空间构件优点的三角形混凝土薄壁折板桩。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三角形混凝土薄壁折板桩,包括:钢筋网,钢筋网的首尾相连并形成三角筒形状,在三角筒的三个面上分别设有混凝土左板、混凝土中板及混凝土右板,在三角筒的两个底角处分别设有第一底角灌缝混凝土带及第二底角灌缝混凝土带,且钢筋网的两个底角部分的钢筋分别为第一底角灌缝混凝土带及第二底角灌缝混凝土带所包覆,在三角筒的顶角处设有顶角灌缝混凝土带,且钢筋网的顶角部分的钢筋被顶角灌缝混凝土带所包覆。
本实用新型运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折板成熟施工工艺,发明了三角形混凝土薄壁折板桩的新桩型。该桩型施工造价低,具有平面构件和空间构件两方面的优点,在制作、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如同平板,沉桩前可在施工现场将平板弯折成三角形管桩,可用于桩基础和深基坑挡土支护。该桩型工程性能类似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管桩,它承载力高、耐打、自重轻、省材料,沉桩所需打桩机能量小,沉桩过程中产生挤土效应小,施工质量较易保证,桩侧摩阻和桩端阻力较高。
三角形混凝土薄壁折板桩,具有平面构件和空间构件两方面的优点。在平整的场地上,采用张开平卧制作三块混凝土平板,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起吊平板折成三角形管状,灌筑板缝混凝土,即可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折板管桩。
三角形混凝土折板管桩,在制作、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如同平板,沉桩前可在施工现场将平板弯折成三角形管桩。该桩型工程性能类似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管桩,它承载力高、耐打、自重轻、省材料,沉桩所需打桩机能量小,沉桩过程中产生挤土效应小,施工质量较易保证,桩侧摩阻和桩端阻力较高。
为了减少沉桩时的挤土效应和提高沉桩贯人能力,三角形薄壁折板管桩桩端宜制成敞口式。某些地层沉桩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空隙水压力时,可在折板桩侧开些小孔,以方便沉桩。当桩长较短和桩开口较大时,桩端部闭塞效应可能不够好,对于这个问题,可采用在桩底处钻孔压力灌浆同时也可提高桩端阻力,待浆液固结后,可在桩端形成端帽,从而提高桩端部闭塞效果或者采用与旋喷桩或深层搅拌桩组合使用,形成组合桩。
三角形混凝土薄壁折板桩通常可采用平铺迭层生产,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地坪——放样、铺隔离层——边模安装——钢筋配置——混凝土浇筑——养护——第二层折板……——脱模与运输吊装——三角形折板桩拼装——灌缝浇筑——沉桩施工。在现场预制折板桩作业中,必须注意抓紧抓细各环节,具体生产工艺要点如下:
(1)场地底模
底模宜尽量利用现场平整的混凝土地坪,也可用原土夯实,垫砂,铺一层砖,上抹一厘米厚水泥混合砂浆。场地台面平整度必须严格要求,高低误差不大于一毫米,以便控制板材厚度。场地平面布置尽量方便起吊拼装,减少运输、堆放等环节。
(2)叠层隔离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0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