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置式固体发酵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9723.7 | 申请日: | 200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3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跃魁;白光洁;潘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东山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 地址: | 212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置式 固体 发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发酵设备,具体是一种固体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固体发酵设备中,通常将灭菌、接种和发酵过程在同一个罐体中进行,即将固体培养基在发酵罐内进行高温灭菌、冷却后再进行接种、发酵,由于整个过程周期长,灭菌后必须等待罐体冷却后才能进行接种和发酵,而发酵未完成时无法进行下一批次的灭菌,因而设备的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的固体发酵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固体发酵设备包括有一个由灭菌罐、接种室和发酵仓组成的无菌区域;所述接种室为一个纵向贯通的狭长空间;所述灭菌罐位于接种室端部一侧,灭菌罐内侧通过罐门与接种室连接,灭菌罐外侧的罐门通过进料传送带连接一个用来搅拌固体培养基的搅龙;所述发酵仓有多个,多个发酵仓纵向排列在接种室一侧或两侧,发酵仓内侧设置通往接种室的仓门,发酵仓外侧设置通向无菌区域外部的仓门。
在接种室内设置有可纵向移动并可选择地停留在灭菌罐内侧罐门或任一发酵仓内侧仓门处的移料小车,移料小车可承载车式传送带线盘;所述移料小车沿接种室内的纵向导轨移动。
在无菌区域外部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可纵向移动并可选择地停留在任一发酵仓外侧仓门处的卸料小车,卸料小车可承载车式传送带线盘;所述卸料小车沿无菌区域外部的纵向导轨移动。
在进料传送带一侧设置有可纵向移动的无料小车,无料小车可承载空的;所述无料小车沿无菌区域外部的纵向导轨移动。
在无菌区域外部的不同的纵向导轨之间设置有可供横向移动的横向导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将灭菌和接种、发酵分开进行,可以使多批次发酵过程得到合理地安排,即,灭菌罐中一批培养基灭菌后可立即移出灭菌设备冷却并进行接种和移入发酵仓,而灭菌罐可以再进行下一批培养基的灭菌,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产量;2、由于发酵仓不需要同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作业,因此其材料和工艺结构要求较低,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3、设备布局合理,送料、移料和卸料过程顺畅,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固体发酵设备中,由灭菌罐1、接种室2和发酵仓3组成无菌区域;接种室2为一个纵向贯通的狭长空间,灭菌罐1位于接种室2端部一侧,灭菌罐内侧连接接种室,灭菌罐外侧通过进料传送带4连接搅龙5,多个发酵仓3纵向排列在接种室两侧,发酵仓内侧设置通往接种室的仓门,发酵仓外侧设置通向无菌区域外部的仓门。接种室2内设置沿纵向导轨移动的移料小车6,无菌区域外部两侧设置沿纵向导轨移动的卸料小车7,进料传送带4一铡设置沿纵向导轨移动的无料小车8,位于无菌区域外部的纵向导轨之间设置可供横向移动的横向导轨9。
该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固体培养基在搅龙5中充分搅拌后下料至进料传送带4上的空承料盘中;盛有物料的被送进料传送带送到灭菌罐1中进行灭菌,灭菌后的承料盘及物料由灭菌罐内侧的罐门进入接种室并由移料小车6承载;在接种室内物料经过冷却、接种,再由移料小车分送到各个发酵仓3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承料盘及物料由发酵仓外侧的仓门送出并由卸料小车7承载至卸料处进行卸料;卸料后的空承料盘可以通过横向导轨9转移到无料小车8上,再由无料小车送到进料传送带4处重新盛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东山,未经潘东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9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位置检测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养殖专用热水锅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