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分支多频平面单极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9400.8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82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虞春;王松君;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通通讯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5/02 | 分类号: | H01Q5/02;H01Q9/3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13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支 平面 单极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极天线,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分支多频平面单极天线,属于无线通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领域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天线只有两个分支(如附图一所示),其工作范围为低频段(800/900MHz),其带宽特性较窄(如附图三所示),很难满足目前3G时代的多频要求。无线终端由于功能的加强,无线模块集成度的提高,对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宽的工作频率,且随着3G技术的成熟,迫切需要一种能满足3G的多频需要的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可实现频率的展宽,不但能够支持2G,3G,还能支持GPS等制式的三分支多频平面单极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三分支多频平面单极天线,包含壳体、分支一、分支二、分支三、露铜区、馈源;所述分支二、分支三对称地设置在分支一的两边;所述分支一、分支二、分支三与所述的馈源连成一体,所述分支一、分支二、分支三上各设置有电路,所述馈源与所述分支一、分支二、分支三上的电路相连通;所述露铜区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分支一、分支二、分支三设置在壳体内,所述馈源铜棒插在露铜区中,并能接收到外部的无线电信号。
所述的露铜区是一中空的铜棒。
所述馈源是一细实铜棒。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三分支多频平面单极天线使天线工作范围从传统GSM频段(900/1800MHz)突破到高频段(1900/2100MHz),还能实现在GPS频段上的展宽(1575MHz).由于其简单的结构形式,及优异的无线通讯性能,故广泛适用于基于CDMA2000,TD-SCDMA,WCDMA等制式的3G无线终端产品(以无线网卡为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天线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分支多频平面单极天线结构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天线的带宽特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分支多频平面单极天线的带宽特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分支多频平面单极天线的近水平面方向增益与总能量转换效率图表。
其中:1、分支一;2、分支二;3、中空铜棒;4、细实铜棒;10、分支一;20、分支二;30、中空铜棒;40、细实铜棒;50、分支三。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一种天线,包含壳体(未示出)、分支一1、分支二2、中空铜棒3、细实铜棒4;分支一1、分支二2、与细实铜棒4连成一体,分支一1、分支二2上各设置有电路(已是成熟技术,故在此不赘述),细实铜棒4与分支一1、分支二2上的电路相连通;中空铜棒3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分支一1、分支二2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细实铜棒1插在中空铜棒3中,并能接收到外部的无线电信号。这种天线为目前比较常见的,应用于无线终端天线(以无线网卡为主)的结构,但是由于其较窄的带宽特性(如附图三),很难满足目前3G时代的多频要求。
如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三分支多频平面单极天线,包含壳体(未示出)、分支一10、分支二20、分支三50、中空铜棒30、细实铜棒40;分支二20、分支三50对称地设置在分支一10的两边;分支一10、分支二20、分支三50与细实铜棒40连成一体,分支一10、分支二20、分支三50上各设置有电路(已是成熟技术,故在此不赘述),细实铜棒40与分支一10、分支二20、分支三50上的电路相连通;中空铜棒30设置在壳体上;分支一10、分支二20、分支三30设置在壳体内,细实铜棒40插在中空铜棒30中,并能接收到外部的无线电信号。由于引入了分支3,增加了互耦的复杂性,从而形成多次谐振回路,频段由此拓宽(如附图四)。分支一10、分支二20、分支三50均采用板材:FR-4 0.4-0.8(厚度)PCB覆铜板,此处板材采用FR-4覆铜单面线路板,由于其走线都在一个平面上,故其又具有平面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通通讯器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吴通通讯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9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自动排渣式煤粉筛
- 下一篇:用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图像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