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路输入音频混合交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39264.2 | 申请日: | 200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R5/04;H04S7/00;G06F17/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音频 混合 交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信号的混合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良好切换功能的多路输入音频混合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音频交换技术的实现主要基于网络技术的“无中心交换”。无中心的交换模式是基于专门的音频网络传输协议,建立和以太网类似的数字音频网络,实现基于数据包级的音频信号的网上实时交换。系统中控制信号和音频信号同网传输,且各部分独立运行,无中心设备。无中心交换模式的扩展性强,在大型交换系统中已有使用,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但当发生网络阻塞、丢包率增加等情况时,终端接收到的话音质量就会明显下降。并且实现无中心交换所需的设备及算法较复杂,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路输入音频混合交换装置,从而解决中、大容量的交换矩阵设计以及信号混合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路输入音频混合交换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输入音量调节模块,用于调节信源输入的多路音频信号的音量;
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对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各路信号进行交换、混合;
数-模转换模块,同于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
输出音量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输出音量,并将模拟音频信号输出到信宿。
所述输入音量调节模块、模-数转换模块、音频信号处理模块、数-模转换模块、输出音量调节模块依次串联。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输入音量调节模块为PGA4311音量控制芯片。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模-数转换模块为PCM4204四通道音频模数转换芯片。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数模转换及输出音量调节模块为PCM1681八通道音频数模转换芯片,所述数字音频信号的传输格式采用24bit左对齐串行PCM编码。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所述音频信号处理模块为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本技术方案利用FPGA构建数字电路交换矩阵,实现数字音频信号的交换与混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将模拟音频信号转化为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同时实现了信号的交换与混合;2、采用FPGA器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交换容量,利用FPGA器件运行速度快、编程自由度高的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交换容量,同时能够实现更大容量的矩阵设计(普通的交换矩阵芯片交换容量一般为8×8,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轻松实现16×16或者32×32,容量上限视使用的FPGA芯片的逻辑单元数量而定);3、采用硬件数字电路交换,同时传输延迟统一性高,利于后续信号处理;4、实现了信号的混合输出,大部分交换矩阵芯片没有或者只有部分混合功能,只能实现一定数量内的信号混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块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FPGA内部时钟模块工作时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FPGA内部交换矩阵模块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混合模块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FPGA内信号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路输入音频混合交换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输入音量调节模块,用于调节信源输入的多路音频信号的音量;
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对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各路信号进行交换、混合;
数-模转换模块,同于将数字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音频信号;
输出音量调节模块,用于调节输出音量,并将模拟音频信号输出到信宿。
所述输入音量调节模块、模-数转换模块、音频信号处理模块、数-模转换模块、输出音量调节模块依次串联在输入的信源以及输出的信宿之间。
所述五大功能模块中:模-数转换模块为多路,由输入信号信道数量决定;数-模转换模块为多路,由输出信号信道数量决定;输入音量调节模块为可选,多路,由输入信号信道数量决定;输出音量调节模块为可选,多路,由输出信号信道数量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9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