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称式液体透镜阵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8796.4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1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夏军;雷威;张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3/14 | 分类号: | G02B3/14;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液体 透镜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透镜阵列,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对称单球面透镜的液体透镜阵列。
背景技术
在申请专利200710133932.3、200810018937.6、200810024528.7、200710022982.4、200810100750.0、200810100754.9中公开了多种基于电润湿的液体透镜阵列,上述液体透镜阵列具有超薄,可弯曲,实现三维立体显示的特点。透镜阵列中每个液体透镜单元由油和水组成,外加电压可以调节油和水接触面的曲率半径,从而实现液体透镜焦距的变化。但是上述液体透镜单元只包括一层油和水,即只有一个单球面镜,为了实现较短的焦距,通常需要使油和水接触面形成的单球面具有较小的半径,而较小的半径则会产生较大的像差。
为了解决上述焦距范围和像差的矛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透镜阵列,其在实现较短焦距的同时具有较小的像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克服液体透镜阵列焦距范围和像差的矛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称式液体透镜阵列,该液体透镜阵列中的每个液体透镜单元由两个共轴的单球面透镜组成,每个单球面透镜的焦距可以单独调整,透镜单元的整体屈光度是两个单球面透镜的和,从而在两个单球面透镜分别具有较大曲率半径和较小像差的条件下,实现较大的屈光度。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对称式液体透镜阵列的结构为:该液体透镜阵列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其中上半部分的第一基板上制备有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上覆盖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上覆盖有第一疏水层,第一疏水层上是第一隔断,在第一隔断形成的网孔内包含有第一无极性油;在下半部分中,第二基板上制备有第三电极,第三电极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上覆盖有第二疏水层,第二疏水层上是第二隔断,在第二隔断形成的网孔内包含有第二无极性油;在所述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封闭有电解质水、密封隔断、第二电极,电解质水由密封隔断进行密封,电解质水与第二电极导通,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差调整电解质水与第一无极性油接触面的曲率半径,第三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差调整电解质水与第二无极性油接触面的曲率半径。
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是行列矩阵式排列的圆孔、品字状排列的圆孔、品字状排列的对称六边形或多边形。
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是整体的导电层,表面包覆一层绝缘层。
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的形状是行列矩阵式排列的圆孔、品字状排列的圆孔、品字状排列的对称六边形或多边形。
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的形状是圆环状,每个圆环状电极通过薄膜晶体管阵列单独控制电压。
液体透镜阵列工作在二维显示模式、焦距动态调整的三维显示模式或二维图像内容和三维图像内容的同屏显示模式。
本领域内的研究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形成多种不同的液体透镜焦距组合方式,也可以利用本课题提出的液体透镜阵列实现其它立体显示方式,例如类似柱状棱镜的双目视差立体显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称式液体透镜阵列,两个单球面透镜的焦距可以分别调整,从而实现较大屈光度的同时,具有较小的像差,液体透镜阵列的前后基板结构对称,制备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对称式液体透镜阵列结构示意图。
图2.ab剖面示意图。
图3.cd剖面示意图。
以上图中有:第一电极1、第一隔断2、第一无极性油3、第一基板4、第一绝缘层5、第一疏水层6、密封隔断7、第二电极8、第二疏水层9、第二绝缘层10、第二基板11、第三电极12、第二隔断13、第二无极性油14、电解质水15、薄膜晶体管阵列16、行电极Rn~Rn+3、列电极Cm~Cm+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7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单片机在PLC电站控制的装置
- 下一篇:一体式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用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