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轮车电子差速断电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8688.7 | 申请日: | 2009-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39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权;陈洪良;黄解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权;陈洪良;黄解洪 |
| 主分类号: | B60L15/20 | 分类号: | B60L15/20;B62D11/04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 平 |
| 地址: | 22500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四轮车 电子 断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四轮车,特别涉及双后轮变频电机驱动的四轮车的操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电动四轮车,包括在车架前后两侧设置的两前轮和两后轮,两后轮上分别安装有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经控制器控制其得电、断电以及电流大小,两前轮的转轴与车架之间相铰接,两前车轮的转轴上分别固定设有转向臂,两转向臂之间经连杆相连,使得两前轮可以联动转向,任一转向臂的另一端延伸经拉杆连接有转向机构。其工作时,通过油门控制机构控制变频电机得电、断电以及电流大小,以达到前进、停止或快慢的目的,当刹车时,刹车机构联动一开关,该开关接通时,两侧变频电机的控制器同时断电,以保护电池和变频电机,避免其刹车时的电流多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该四轮车在正常使用时,变频电机可以根据外界负荷作适应性调整,改变转速和扭矩,使得两变频电机输出功率基本相匹配;其不足之处在于:在需要大角度转弯时,由于两侧的变频电机均处于带电状态,均会向前运动,转弯轨迹内侧的后轮负荷较大,导致该侧的变频电机堵转,蓄电池过电流放电,伤害变频电机和蓄电池,操纵不够灵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轮车电子差速断电装置,使得四轮车在大角度转向时,转弯轨迹内侧的变频电机能够自动关断,以保护变频电机和蓄电池,转向更加轻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四轮车电子差速断电装置,包括在车架前后两侧设置的两前轮和两后轮,两后轮上分别安装有变频电机,两变频电机分别经控制器控制其得电、断电以及电流大小,两前轮的转轴与车架之间相铰接,两前车轮的转轴上分别固定设有转向臂,两转向臂之间经连杆相连,使得两前轮可以联动转向,任一转向臂的另一端延伸并经拉杆连接有转向机构;任一转向臂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磁开关,转向臂上的相应位置设有磁钢;磁钢接近磁开关时,磁开关接通;与转向方向相对应的磁开关接入相应一侧的变频电机的控制器,以控制该侧变频电机断电。
所述转向机构为方向盘或转向把手,当转向机构转动时,拉杆拉动一侧的转向臂,使之带动一侧的前轮转向,另一侧的前轮经连杆、转向臂联动,实现转向,当转向达到一定大的角度时,磁钢接近相应的磁开关,磁开关导通,经控制器使得转向方向对应一侧的变频电机断电,该侧变频电机只能随动运动,两车轮之间差速运动,使转弯更灵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在转向方向内侧的变频电机堵转,避免了蓄电池过电流放电,节省了电能,变频电机发热小,使用更加可靠,同时,转向更加轻松灵活;该装置可用于双后轮变频电机驱动的四轮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后轮,2控制器,3转向机构,4、11转向臂,5磁钢,6、12前轮,7磁开关,8拉杆,9车架,1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四轮车电子差速断电装置,包括在车架9前后两侧设置的两前轮6、12和两后轮1,两后轮1上分别安装有变频电机,两变频电机分别经控制器2控制其得电、断电以及电流大小,两前轮6、12的转轴与车架9之间相铰接,两前车轮6、12的转轴上分别固定设有转向臂4、11,两转向臂4、11之间经连杆10相连,使得两前轮6、12可以联动转向,任一转向臂,如右侧转向臂4的另一端延伸并经拉杆8连接有转向机构3,该转向机构3为方向盘,也可以是转向把手;右侧的转向臂4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磁开关7,转向臂4上的相应位置设有磁钢5;磁钢5接近磁开关7时,磁开关7接通;与转向方向相对应的磁开关7接入相应一侧的变频电机的控制器2,以控制该侧变频电机断电。
当方向盘转动时,拉杆8拉动一侧的转向臂4,使之带动一侧的前轮6转向,另一侧的前轮12经连杆10、转向臂11联动,实现转向,当转向达到一定大的角度时,磁钢5接近相应的磁开关7,磁开关7导通,经控制器使得转向方向对应一侧的变频电机断电,该侧变频电机只能随动运动;可避免在转向方向内侧的变频电机堵转,避免了蓄电池过电流放电,节省了电能,变频电机发热小,使用更加可靠,同时,转向更加轻松灵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权;陈洪良;黄解洪,未经王权;陈洪良;黄解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6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支撑式铁路货车承载鞍组件
-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移动通信技术的网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