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化面罩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8422.2 | 申请日: | 2009-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377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良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9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面罩,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雾化面罩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通常与氧气源配套,供临床雾化药液使用,主要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现有的雾化面罩主要包括有面罩、连接件和雾化罐,所述雾化罐包括杯盖、杯芯和杯座,杯盖和杯座卡固连接,杯盖通过连接件与面罩卡固连接;面罩上还设有松紧带,以方便固定面罩。使用时,先将药液注入雾化罐内,然后通过导管将杯座底部的进气口与氧气源连接,利用氧气将药液雾化后带入面罩内,从而实现呼吸治疗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雾化面罩中的面罩、连接件和雾化罐都是卡固连接在一起的,且由于雾化罐内装有药液,因此,病人在带上雾化面罩后,其头部就不允许自由转动或摆动,以防止药液流入面罩内而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这种结构的雾化面罩限制了病人的正常运动需求,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面罩,允许病人在使用过程中自由转动或摆动头部,满足病人正常的运动需求。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面罩,包括面罩、连接件和雾化罐,所述雾化罐包括杯盖、杯芯和杯座,杯盖和杯座卡固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弯管结构,其夹角为140°~160°;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杯盖密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面罩密封转动接连。
上文中,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杯盖密封固定连接,这是现有技术;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面罩密封转动接连,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种转动连接方式,只要保证面罩与连接件之间能相对转动,且不影响两者之间的密封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的与面罩连接的一端设有凹环槽,面罩上设有与所述凹环槽配合的连接环,连接环套接于所述凹环槽内,构成连接件与面罩的密封转动接连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面罩的两侧设有透气孔。这是现有技术,其作用是使面罩与外部连通,透气孔的大小和透气程度根据临床需要设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面罩上还设有松紧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将面罩和连接件设成转动接连结构,并把连接件设为弯管结构,使病人在转动面罩时不影响下面的雾化罐的使用,同时,连接件的弯管结构使整个雾化面罩的结构复合人体的线条轮廓,进一步方便了面罩的自由转动,从而使病人在使用过程中能自由转动或摆动头部,满足病人正常的运动需求。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易于加工制作,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连接件和面罩的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1、面罩;2、连接件;3、雾化罐;4、杯盖;5、杯座;6、凹环槽;7、连接环;8、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3所示,一种雾化面罩,包括面罩1、连接件2和雾化罐3,所述雾化罐3包括杯盖4、杯芯和杯座5,杯盖4和杯座5卡固连接,所述连接件2为弯管结构,其夹角为150°;所述连接件2的一端与所述杯盖4密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面罩1密封转动接连。所述面罩1的两侧设有透气孔8,所述面罩上还设有松紧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2的与面罩连接的一端设有凹环槽6,面罩1上设有与所述凹环槽6配合的连接环7,连接环7套接于所述凹环槽6内,构成连接件与面罩的密封转动接连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良,未经刘春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体温检测功能的校车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触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