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泵的供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8330.4 | 申请日: | 200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35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物理农林机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00 | 分类号: | B05B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4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泵 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泵,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泵的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喷雾装置的水源一般可以直接接入自来水或由设定的贮水槽来实现供水,然而,在使用时在关断高压泵后喷雾端口仍会有滴水现象发生,这是由于:①管路内残留高压水,由于输出端高压关闭瞬间,输送管内部的高压水无法同步释出,以致加压泵虽已停止转动增压,但其管内残压仍会在管路中形成蓄压,从而造成滴漏现象;②高压泵停止工作时,由于一般自来水的水压约在7kg/cm2左右,该水压虽不到喷雾的压力值,但常会使喷雾头产生水流滴出的情形。为此,通常在管路上配置一泄压阀,在高压泵停止运转后或出水端关闭后,对管内高压水流的释压泄放操作,通过回水孔道向外界排泄滞留蓄压水。
但在排放蓄压水时,通常都直接经管路向外界随意排放,如此便形成对环境的污染,即便是通过连接管路向水沟内排放的话,亦将形成对水资源的浪费,无法实现循环使用。若能将蓄压水回流至高压泵供水端,便可实现回流水的再利用,然以目前的供水方式还未能完成,需进一步加以整合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流水能循环使用的高压泵供水装置,使用该结构,可避免环境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泵的供水装置,包括一贮槽,所述贮槽底部开有与高压泵泄放回流管相连的回水口,其顶端一侧设有与自来水供水管路连接的给水口,所述给水口经一连通管与贮槽内部连通,所述连通管顶段内设有塞杆,杆体外套设有弹性件,杆体顶端经密封环推顶于所述给水口处,其末端经一臂杆与一浮球连接;所述连通管的侧边开有一出水口,该出水口穿透贮槽经管路与高压泵进水口连接;而所述连通管的底部锁接一延伸至近贮槽底部的延长管,延长管的底部设有逆止阀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贮槽上开有与自来水供水管路连接的给水口,与高压泵泄放回流管连接的回水口,而出水口则由连通管的一侧贯穿槽壁与高压泵的进水口连接,形成完整的供水环路;其中所述泄放回流管为由设置于高压泵出水口处的泄压阀内回水孔道相连通的管路,在高压泵停转后,滞留在管路内的蓄压水(回流水)将通过回水孔道流入泄放回流管内,进而接入贮槽内。在使用时,通过浮球在贮槽内的下沉(贮槽内水位低时),经臂杆拉动塞杆在连通管顶段内拉动,打开给水口,由自来水管路为高压泵供水;借助套设于塞杆上的弹性件复位(贮槽内水位上升),封闭给水口,此时由高压泵的抽吸力,将延长管底部的逆止阀片打开,贮槽内的回流水为高压泵供水;当贮槽内的水位下降后,浮球下落,便同时打开给水口,恢复自来水供水,直至回流水将贮槽再次补满。这样,在自来水与回流水之间自动切换供水源,使回流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且避免了随意排放回流水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通管为T形管;所述贮槽顶部一侧设有一与贮槽内部贯通的通气孔;所述贮槽的槽底处设有一清理排水口;所述阀片底端接装有一过滤罩。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贮槽,经泄放回流管收集自高压泵回水孔道排出的回流水,利用浮球的沉浮自动切换自来水给水口的启闭,又以高压泵增压形成对槽内贮水的抽吸,打开逆止阀片,实现贮槽供水,如此在自来水与回流水之间形成自由切换供水源,使回流水得到充分的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且避免了排放回流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所述阀片的底端接装一过滤罩,对循环使用的回流水进行过滤,防止回流水内的杂质堵塞后续管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贮槽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打开贮槽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以自来水供水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收集回流水状态下的参考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以贮槽供水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0、高压泵;11、贮槽;12、给水口;13、供水管路;14、连通管;15、塞杆;16、弹性件;17、密封环;20、浮球;21、臂杆;22、出水口;23、延长管;24、阀片;25、过滤罩;26、排水口;27、回水口;28、通气孔;29、泄放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物理农林机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物理农林机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