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8218.0 | 申请日: | 2009-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635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黎卓;史以俊;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卓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百涛 |
地址: | 041000山西省临汾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聚氨酯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板,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对住宅墙体的保温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外墙保温材料有膨胀聚苯乙烯板(EPS板)、复合硅酸盐(或稀土复合)保温砂浆等。
复合硅酸盐(或稀土复合)保温砂浆导热系数大,为0.065W/mk。要达到符合要求的保温效果只有增加保温层的厚度,但保温砂浆粘结强度相对较低,厚度过大容易脱落或出现裂纹,此外施工不便,表面不平整,影响美观。
膨胀聚苯乙烯板(EPS板)的缺点是经不起碰撞,一旦破损无法修补,调换又很困难,会留下渗水隐患,而且聚苯乙烯材料本身的易粉化问题可能导致节能效果的下降。
另外,聚氨酯材料属于易燃材料,其氧指数只有18,远低于空气中的平均氧含量(22),未改性聚氨酯泡沫燃烧时还会发出大量的浓烟及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可见,未改性聚氨酯泡沫作为墙体保温材料无疑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供了一种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由面板和阻燃型聚氨酯硬泡层组成,阻燃型聚氨酯硬泡层在面板上发泡后与面板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其所述的面板为菱镁板。
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其所述的阻燃型聚氨酯硬泡层为多元纳米填料协同改性的聚氨酯硬泡。
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其所述的多元纳米填料为纳米Mg(OH)2、纳米SiO2、纳米Al2O3、纳米TiO2及纳米CaCO3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纳米填料尺寸优选为5~80nm。
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其所述的纳米填料用量为聚氨酯硬泡重量的1~10%;所述的纳米填料使用前需用硼酸酯、铝酸酯、钛酸酯或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处理;所述的硼酸酯、铝酸酯、钛酸酯或硅烷偶联剂的处理用量优选为纳米填料的0.3~3wt%。
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制作过程为:将两块菱镁板上下平行放置,中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然后将纳米粒子改性的聚氨酯发泡组合料灌于其中,自然发泡成型,待泡沫熟化稳定后,用切割机沿泡沫中线切割即得所需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
菱镁板层表面可有着色,且保温板施工时以聚氨酯硬泡层一面对着墙面,采用专用的粘接剂将该面粘贴在外墙或(和)内墙的墙面上,实现墙体自保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阻燃性能优异,保温性能优越,抗压强度高,维修方便,且不可粉化。
聚氨酯硬泡是一种具有闭孔结构的低密度微孔泡沫塑料,它作为本保温板的保温主体,导热系数小,该材料具有质轻、比强度大、隔热、隔音、隔潮、耐腐灼、不可粉化,结构稳定性强等优良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可粘结性和易切割加工的性能。
纳米材料协同改性可提高聚氨酯硬泡的阻燃性能及强度。另外,菱镁板有着一定的强度和优异的耐火阻燃性能,用其作为面板可提提高保温板的表面强度和阻燃性能。
本保温板可制成一定规格的板材,使用时根据需要的尺寸切割,也可直接制成砖块型或其它造型。其中聚氨酯硬泡层的厚度可根据建筑物具体保温要求而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保温板用于建筑物内、外墙体保温,其性能优于膨胀聚苯乙烯板(EPS板)及一般的保温砂浆,可满足减轻重量,降低造价、节能降耗需要,而且切割方便,易于切粘贴,施工简单,着色方便,外表美观,使用寿命长,尤其适合作为外墙保温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由面板1和阻燃型聚氨酯硬泡层2组成。
本板制作过程为:将两块菱镁板上下平行放置,中间留有10cm高的间隙,然后将1wt%纳米Mg(OH)2、1wt%纳米SiO2及1wt%纳米Al2O3改性的聚氨酯发泡组合料灌于其中,自然发泡,待泡沫熟化24小时后,采用切割机沿泡沫中线(即距菱镁板内侧5cm处)切割即得所需阻燃型聚氨酯硬泡保温板。材料性能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卓,未经黎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8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