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步进底式加热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7026.8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24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安;黄泰康;李中华;李波;李发明;宋建康;安娜;崔扬;纪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2 | 分类号: | F27D3/12;C21D9/7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009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进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步进底式加热炉装置,尤其涉及步进底式加热炉的固定底、活动底的改进。
背景技术
固定底、活动底是步进底式加热炉最关键的部件,其长度达几十米,其工作环境温度高,承受负载大,为实现工件的步进动作还承受有一定的冲击载荷。目前国内的步进底式加热炉的固定底、活动底,在筑炉时,一般是在炉内浇注整体形炉底,承重框架采用槽钢或H型钢与钢板焊接而成的水冷结构,当炉子温度较高或装料负载大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存在炉底耐材易损坏维修及烘炉周期长、炉底经常漏水、承重框架易变形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炉底承载大、耐材易维护、水冷结构可靠的步进底式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燃烧系统、固定底、活动底、平移框架、提升框架和装出钢机,所述固定底、活动底上设有用于承托定位被加热工件的预制块。
所述的固定底和活动底包括有框架状承重矩形方管,方管内连通冷却水。
所述的设置在固定底和活动底上的预制块的下部设有凸台、上部设有与被加热工件外形适配的弧形槽;固定底、活动底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的预制块下部的凸台与固定底、活动底上的凹槽相投接。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底、活动底的承重框架采用矩形方管作为主要构件,矩形方管其截面抗弯模量较大,矩形方管为无缝钢管无焊缝,不易变形,通水时无渗漏薄弱环节;固定底、活动底上设预制块,将不定形耐火材料预制成特定的固体形状,使之在制造、安装、使用过程中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炉子施工周期,延长炉子使用寿命,单个预制块损坏时更换快捷无需烘炉,提高了炉子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提升框架、2为平移框架、3为固定底、4为活动底、5为矩形方管、6为炉底固定耐材、7为预制块、8为燃烧系统、9为炉体、10为装出钢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包括炉体9、燃烧系统8、固定底3、活动底4、平移框架2、提升框架1和装出钢机10,所述固定底3、活动底4上设有用于承托定位被加热工件的预制块7。
固定底3和活动底4包括有框架状承重矩形方管5,矩形方管5内连通冷却水。
所述的设置在固定底3和活动底4上的预制块7的下部设有凸台、上部设有与被加热工件外形适配的弧形槽;固定底3、活动底4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的预制块7下部的凸台与固定底3、活动底4上的凹槽相投接。
固定底3通过立柱固定在地基上,活动底4固定在平移框架2上,固定底3、活动底4立柱上方为承重框架,承重框架为矩形方管5及钢板焊接而成,矩形方管5中通水冷却,以提高承重框架的机械强度,在承重框架上浇出炉底固定耐材6,炉底上分布许多凹槽,预制块7预先制成,预制块7下部带凸台、上部带弧形槽,将预制块7放置在炉底固定耐材6凹槽中,被加热圆钢坯就置于预制块7弧形槽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70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末天目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视差图像实时合成立体图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