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锻造式水冷底部环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6399.3 | 申请日: | 2009-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830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汤杏勇;黄来生;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宇能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7/12 | 分类号: | H05B7/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42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锻造 水冷 底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电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锻造式水冷底部环,用于冷却组合把持器中的大电流导电接触元件,。
背景技术
底部环是电炉设备中组合把持器主要的水冷件组成部分,该项技术由挪威埃肯公司开发,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首先在电石炉上引进该项技术。其不足之处在于:传统的底部环一直采用铸造工艺制作,所以原底部环材质铸铜件的致密度不高,水道除砂不尽;加上铸造底部环时会出现砂眼、疏松等缺陷,底部环表面经常出现蜂窝状疵点,随时会有渗漏水的隐患,而影响冷却效果,降低导电体接触元件的使用寿命。原铸造底部环冷却水道靠去砂后成型,或内予埋无缝钢管,在大电流强磁场下会形成涡流、磁滞,造成电能损耗,降低了底部环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消除了大电流强磁场下涡流、磁滞造成的电能损耗,延长了底部环使用寿命的锻造式水冷底部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锻造式水冷底部环,包括水冷底部环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水冷底部环本体内部设有横向冷却水通道和纵向冷却水通道,在横向冷却水通道和纵向冷却水通道的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配有相应孔径的堵头。
上述横向冷却水通道和纵向冷却水通道的直径为25mm。
本实用新型以打深孔取代了原铸造底部环冷却水道靠去砂后成型,或内予埋无缝钢管,根除了大电流强磁场下涡流、磁滞的电能损耗,延长了底部环使用寿命。由于以打深孔取代原铸造工艺后压制成型,故水的冷却效果好得多,既降低了底部环的使用温度,又减少了接触元件的电能损耗,随之提高了底部环的使用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底部环工艺图,
图2是锻压成型的底部环工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加以阐述:
以图1为例,用T2紫铜锻造加工厚度为142mm的锻造式水冷底部环本体1,图中339mm尺寸为展开尺寸。加工四周后打横向冷却水通道2和纵向冷却水通道3,其直径为25mm。各孔配上相应孔径大小的堵头把水孔封死施焊,防止漏水。
以图2为例,图中锻造式水冷底部环已经压机锻压成型,底部环上有8个M10的螺纹孔深25mm,是用来于绝缘件相配,从而使底部环与护屏起到绝缘作用。加工完成后,须经0.8Mpa的水压试验,稳压15分钟后,表面须无任何渗漏现象。
一相电极用4块或6块或8块底部环,抱合呈一个圆周,通过绝缘件与不锈钢护屏连接,起到保护作用,并与8组或12组或16组核心导电部件导电元件连接。避开了高温粉尘危害,从而使用寿命长,而且磨损的导电元件经修复后可重复使用多次。因导电元件与电极壳之间采用弹簧加螺栓压紧,因而接触更加紧密不起弧,电流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宇能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宇能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63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和调焦屏更换机构
- 下一篇: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