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干燥装置的盘式造粒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6317.5 | 申请日: | 2009-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908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查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查建文 |
| 主分类号: | B01J2/14 | 分类号: | B01J2/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 进 |
| 地址: | 213164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燥 装置 盘式造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粒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有干燥装置的盘式造粒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盘式造粒机不带干燥装置,造粒工序完成之后即将湿粒转运到烘干工序进行干燥,干燥装置通常用烘箱,热效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是间断运行,频繁开启加热装置,既给操作带来了不便又使用热效率很低的装置,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干燥装置的盘式造粒机,可以解决造粒和干燥合并工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干燥装置的盘式造粒机,包括有控制台以及由电动机、减速机、传动小齿轮、传动大齿轮、传动轴组成的传动装置以及造粒盘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动轴是有传动轴外管以及传动轴外管内设置的传动轴内管组成,所述传动轴外管的一端安装有造粒盘,造粒盘上设置有造粒盘夹套,所述的传动轴外管与传动轴内管的连接处设置一节流环,传动轴内管通过节流环的内孔伸入该造粒盘夹套内,传动轴外管通过节流环的节流孔和夹套的出口密封连接,所述传动轴外管的另一端设置有D型旋转接头,其外管、传动轴内管分别通过该D型旋转接头和导热油箱的回油口与出油口密封连接。
所述的造粒盘的加热夹套外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的D型旋转接头由外管、传动轴内管、密封件、弹簧、壳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干燥装置的盘式造粒机,是机电一体化的完美结合,具有自动化调节装置,完全适应造粒和干燥脱水的工艺要求,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电的特性,既满足了生产要求的同时又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图简图,
图2为D型旋转接头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热油装置简图。
其中D型旋转接头1、内接口1-1、外接口1-2、内接管1-3、外接管1-4、轴承座2、电动机3、减速机4、传动小齿轮5、传动轴6、传动轴内管6-1、传动轴外管6-2、造粒盘7、传动大齿轮8、定位装置9、支架10、底座11、导热油箱12、控制台13、轴承14、节流环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有干燥装置的盘式造粒机,包括有控制台13以及由电动机3,减速机4,传动小齿轮5,传动大齿轮8,传动轴6组成的传动装置以及造粒盘7组成。传动轴6的一端与造粒盘7的夹套密封连接,另一端通过外管接头与D型旋转接头1的外管1-2密封连接。传动轴6通过轴承14与轴承座2连接,轴承座2通过定位装置9与支架10及底座11相连接。传动轴6依次通过大齿轮8、小齿轮5、减速机4与电机3相连接。D型旋转接头1通过法兰与轴承座2连接、其传动轴内管6-1通过节流环15的内孔伸进造粒盘7的夹套内,节流环15安装在传动轴外管(6-1)与传动轴内管(6-1)之间,传动轴外管(6-1)与传动轴内管(6-1)分别通过外接口1-2、内接口1-1和D型旋转接头1相连接。D型旋转接1的内接管1-3通过一根软管与导热油箱12的油泵的出口密封连接,其外接管1-4通过一根软管与导热油箱12的回油管密封连接。控制台13与电机3和导热油箱12的油泵电机实行电连接。造粒盘7的夹套外敷设保温层,其外周设有若干出料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控制台13通过传动装置使造粒盘7旋转造粒,导热油通过导热油箱12的油泵以及内接管1-3、内接口1-1、传动轴内管6-1、造粒盘7的夹套、节流环15、外管6-2、外接口1-2、外接管1-4、导热油箱12的回油管依顺序进行循环加热干燥。控制台13通过自动控制装置对导热油的油温油压实行自动调节。节流环15的型式有微孔式、阀片式或其他可用型式,小流量常用微孔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造粒盘的直径是3200毫米,高度是500毫米,轴承采用两只锥形轴承,减速机采用摆线针轮减速机,电机与减速机的联接型式实行直接联接或皮带联接,导热油箱容积约30升,加热装置采用电热棒,节流环采用微孔式,造粒机由控制台实行集中自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查建文,未经查建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63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青路面热再生加热墙多段式间隙加热燃气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声闹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