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符合DLT 698标准的双通道集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6249.2 | 申请日: | 2009-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46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初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苏源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G08C19/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0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符合 dlt 698 标准 双通道 集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符合最新的DL/T 698协议标准的,可以使用双通道(电力载波通道和无线通道)进行数据收集的电能信息采集集中器。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电力营销发展规划》总体目标,营销现代化和计量标准化建设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为提升市场响应快速化的水平,提高客户服务的质量,落实“精益化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适应市场变化、快速反映客户需求的营销机制,必须实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实时采集与监控,切实服务于营销管理和各项业务需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分析、决策提供支撑,提升企业集约化、精益化和标准化管理水平。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电力信息采集集中器,一般集中器常用的传输通道有窄带载波型的、宽带载波型的、无线型的。但是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缺点:窄带载波型衰减小,传输距离远,但是速率低,很难实现动态路由,因此也无法实现上述的抄表成功率要求;宽带载波速率高,可以实现动态路由,自动中继,但是传输衰减快,距离近,而且由于负载过大会造成孤岛效应,因此也无法实现上述的成功率要求;小区域无线受环境影响大,遮挡、气候条件都会影响设备的传输距离,因此无法实现上述的成功率要求。
目前使用的电力载波通信和无线通信,在实际现场中受现场条件的影响。电力载波主要受时间的影响,由于负载的不确定性,在不同的时候段内电网受到的干扰不一样,因此在不同的时候,电力载波通信效果不一样,有时候通,有时候不通;无线数据传输主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遮挡、屏蔽会严重影响数据通信的效果,现场施工非常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电力信息采集集中器的不足,提供一种符合DLT 698标准的双通道集中器,其以电力载波通道为主、无线通道为辅进行电力信息采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符合DLT 698标准的双通道集中器,其组成包括MCU模块、电力载波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所述的电力载波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与MCU模块连接,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具备无线信息发射和无线信息接受功能的无线模块,该无线模块与MCU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首选电力载波进行通信,在电力载波无法成功通信时,自动通过无线查找附近的其它设备,通过无线通道进行数据传输,当电力线载波通道恢复时,自动切换回电力线载波通道进行通信。可见本集中器通过使用电力载波和无线两种方式来传输数据,综合了两者的优点,避免了两者各自的缺点;两个通道互为备份,无缝转换,实现了1小时周期抄表成功率>99.9%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符合DLT 698标准的双通道集中器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符合DLT 698标准的双通道集中器,其组成包括MCU模块、电力载波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电力载波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与MCU模块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有具备无线信息发射和无线信息接受功能的无线模块,该无线模块与MCU模块连接。
本双通道集中器为组合式发明,其涉及的MCU模块、电力载波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无线模块都为现有成熟产品或元件,并且互相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掌握的,故本申请不对各组成部分的电路结构及其具体连接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双通道集中器采集终端的以太网接口用于与上行的光纤或是其它传输设备通信,然后通过双通道方式与下行的采集终端通信。
在本双通道集中器中,MCU模块采用ST公司的STM32F103VB,电力载波模块采用POEM公司的PLT050,隔离485采用MAXIM-IC的MAX183芯片,无线模块采用FREESCALE公司的MC13202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苏源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江苏苏源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62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装楔式升降球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盾构机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