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反光带的救助筏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5395.3 | 申请日: | 200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71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 发明(设计)人: | 葛锦妹;曹伟;张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州市海鸥救生防护用品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C9/04 | 分类号: | B63C9/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伯兴 |
| 地址: | 226344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光带 救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将遇难落水人员浮出水面的充气成型的救助筏。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火无情人有情,水患严重影响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社会安定团结,尤其是我国广大江湖沿线,每年都受水灾严重威胁,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损失。目前市场上虽有救生圈、橡皮艇、汽艇等,供人们现场自救,但价格昂贵,人们难以接受,且在遇难后由于环境的影响不易被救护人员及时找到,从而延误了遇难人员的救寻时间,有时在搜寻到后因遇难人员的体力消耗甚至无法登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在恶劣环境中搜寻,能阻挡风雨的一种带有反光带的救助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反光带的救助筏,包括浮胎、充气钢瓶、篷帐、筏底,其中浮胎与篷帐密封连接,充气钢瓶连接在浮胎上,筏底与浮胎相连接,在篷帐内设有手动支撑杆,且篷帐上任意对应两面设有篷门,在篷帐上设有至少一个反光带,篷帐外顶端设有示位灯,且篷帐内部设有照明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篷帐为单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篷帐上设有瞭望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瞭望孔为透明篷帐胶布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篷帐上设有四个反光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篷帐上设有的反光带和篷帐外顶端设有示位灯,可以使救护人员在恶劣的环境中及时找寻到遇难人员,并可利用篷帐内的照明系统照明,且可透过瞭望孔直接观察到篷账外的情况,且使用方便,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浮胎、2-充气钢瓶、3-篷帐、4-筏底、5-手动支撑杆、6-篷门、7-反光带、8-示位灯、9-瞭望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反光带的救助筏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浮胎1、充气钢瓶2、篷帐3、筏底4,其中浮胎1与篷帐3密封连接,充气钢瓶2连接在浮胎1上,筏底4与浮胎1相连接,在篷帐3内设有手动支撑杆5,篷帐3为单层结构,且篷帐3上任意对应两面设有篷门6,在篷帐3上设有四个反光带7,篷帐3外顶端设有示位灯8,且篷帐3内部设有照明系统,篷帐3上设有透明篷帐胶布材料制成的瞭望孔9。在使用救助筏时只需用充气钢瓶2进行充气,使用方便,待救助筏成型后,遇险人员可直接登筏,待登上救助筏后,可利用手动支撑杆5撑起篷帐3,并拉上篷门4,阻止风雨的侵入,保持落水人员的体温,可通过篷账上的瞭望孔直接观察外面的情况,,不用时可放出气体,将救助筏折叠放置在包装袋内,可存放在拖拉机、牛车篷或小船的指定位置,不易碰撞受损,其体积小、重量轻,且性价比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州市海鸥救生防护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州市海鸥救生防护用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5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型标本送检提篮
- 下一篇:滑动导轨滚动卸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