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波段远红外热像仪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5120.X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强;程咏梅;潘泉;高仕博;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8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黄毅新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段 红外 热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红外热像仪,特别是多波段远红外热像仪。
背景技术
参照图3,文献“申请号为99125191.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红外多光谱扫描热象仪,包括聚焦望远系统、双色镜、探测器等,其中扫描镜为一平面镜,其法线与转轴有一夹角,在扫描镜的光路上设有一聚焦望远系统,在聚焦望远系统之后的光轴上设有参考黑体盘和双色镜,双色镜将光束分成三个波段两个通道,并且分别经透镜聚焦在热红外探测器和可见/近红外探测器上。该热象仪为折反系统,采用双色镜将光束分成两个通道,实现多波段成像,但是分光效率和传输率均较低,效率只有83.3%,并且无法人为选择成像子波段和全波段。
一般来说,红外滤光片设计性能良好传输率均较高,滤光片数目越多红外波段可更为精细的划分,可达数十个。单纯追求波段数增加,不但需要增加滤光片的数量,加大红外滤光片设计难度,带来仪器高成本;而且在较窄波段内进行红外成像,子波段数接收到的辐射低,使得各个波段的图像信噪比低,信息量大,难以处理,更为糟糕的是这种成像设计方式忽视了全波段所提供的充分信息,很大程度上造成信息的损失,难以达到更高的探测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红外多光谱扫描热象仪分光效率低、传输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波段远红外热像仪,通过旋转嵌入红外带通滤光片的转轮,使得红外辐射分别经过多个红外带通滤光片实现多波段远红外成像功能,可以提高分光效率和传输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多波段远红外热像仪,包括计算机、图像采集系统,其特点是还包括滤光片转轮系统、红外热像仪和控制器系统,滤光片转轮系统固定于红外热像仪的镜头与焦平面之间,滤光片转轮系统转轮上的8~9微米滤光片、9~10微米滤光片、10~11微米滤光片、11~12微米滤光片位于镜头与焦平面的光路上,控制器系统通过转轮控制传输线与滤光片转轮系统电连接,控制器系统通过控制线路与计算机电连接,红外热像仪通过图像数据传输线与图像采集系统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通过旋转嵌入红外带通滤光片的转轮,使得红外辐射分别经过多个红外带通滤光片实现多波段远红外成像功能,通过4个红外滤光片进行红外多波段均匀成像,并结合全波段8~14微米成像方式,可近乎同时获得四个子波段和一个全波段红外图像,成像质量高,提高了分光效率和传输率,效率由现有技术的83.3%提高到90%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波段远红外热像仪红外滤光片分光多波段成像系统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滤光片转轮系统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红外多光谱扫描热象仪示意图。
图中,1-滤光片转轮系统;2-红外热像仪;3-控制器系统;4-计算机;5-图像数据传输线;6-转轮中轴线;7-转轮控制传输线;8-控制线路;9-光路;11-8~9微米滤光片;12-9~10微米滤光片;13-10~11微米滤光片;14-11~12微米滤光片;15-光路阻挡板;16-无介质通道;17-直流电机;18-皮带;31-脉冲开关;102-采集卡;103-机箱显示器数据线;104-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51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摇发电的智能IC煤气表装置
- 下一篇:组合检修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