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精密液压阻尼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4524.7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3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卫德义;杨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德义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F16F9/3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陈小霞 |
地址: | 7101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液压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阻尼减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高精密的液压阻尼器。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石油、汽车的减震及小到家具的门、窗铰链等,它通过液压阻尼来调节、控制其在行程中的速度,以达到减少噪音、安全稳步、自动消震的目的。
背景技术
液压阻尼器主要包括一个液压腔和在液压腔中往复运动的活塞,活塞将液压腔分割成两个腔,在活塞上设有阻尼液过孔,随着活塞的运动,液压腔中的阻尼液通过活塞上的过孔从一个腔流向另一个腔,通过节流孔对活塞的运动形成阻尼,通过调节阻尼液过孔孔径的大小可以调节阻尼液的流量,进而调节阻尼速度或者阻尼力值。然而,当活塞行程一定时,要求阻尼速度极为精密情况下,要精确控制阻尼速度(即在一定时间内精确完成其行程)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特别是小体积阻尼器,一般活塞上的阻尼液过孔为0.01~0.3mm左右,象头发丝一样细,孔径最小的比头发丝还要细几倍,它遇到如下的困难:
1、用机械方式打孔,钻头太细,极易断,难以实现;若用激光等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加工,既使实现了,但成本太高。
2、用提高阻尼液的粘度来增大孔径,降低加工微孔难度和精度,本身就不是解决精密阻尼的有效措施,实践中已经证明,提高阻尼液的粘度会出现阻尼孔的严重堵塞,使产品质量下降。
为解决上述微孔难以加工的问题,中国专利200720031073.2提示,在阻尼孔内放置阻尼棒,这样,在达到同样流通量的情况下,可增大小孔直径,从而降低加工难度。但是,在实际中,这种放阻尼棒的产品在多次往复的阻尼运动中,会出现了阻尼速度或者阻尼力值不一致的问题,致使在有些精密场合不能得到使用,其原因是在每次的阻尼运动中,阻尼棒在阻尼孔内的倾斜角度不尽相同,使得每次阻尼液的流通量存在微量的差异,故产生阻尼速度和阻尼力值不一致的问题。
综上所述,要高精度地控制液压阻尼器的阻尼速度或阻尼力值,并保持每次运动的阻尼速度一致,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技术和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微孔径液体流通面积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精密的液压阻尼器,从而达到高精度控制阻尼速度或阻尼力值,并保持每次阻尼运动的速度和阻尼力值一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它包括一个活塞筒,该活塞筒的前端为封闭状或设有密封堵,其尾端设有轴导向密封环,在所述的活塞筒中设有一个活塞和一个与活塞固联的活塞轴,所述的活塞将活塞筒内腔分为前、后两个分腔,所述活塞轴的尾部通过轴导向密封环的密封而伸出活塞筒外,在活塞的圆周壁上开有密封圈安装槽,并在该密封圈安装槽中装有活塞密封圈,在所述的活塞筒内腔中充有阻尼液,在所述的活塞或活塞轴上至少设有一个轴向设置的双向阻尼液过孔,其改进之处是:在所述的双向阻尼液过孔内至少装有一个阻尼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所述的活塞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轴向设置的单向阻尼液过孔,该单向阻尼液过孔的封闭端与活塞密封圈的安装槽相通,并且所述的密封安装槽与密封圈为松配合。
在所述的活塞上设有一个所述的双向阻尼液过孔,而在所述的活塞轴上设有一个单向阻尼液过孔,该单向阻尼液过孔由设在活塞轴中的T字形孔和设在该T字形横孔上的密封圈安装槽和密封圈构成。
在所述的单向阻尼液过孔中至少装有一个阻尼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用阻尼球来替换装在阻尼液过孔内的阻尼棒,从而稳定了阻尼液过孔的流通面积,因为阻尼球的球体形状,使其不管在小孔中怎样运动,都不会改变它与小孔孔壁的间隙量,因此,阻尼液的流通面积始终是恒定的。经反复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高精度控制阻尼速度或阻尼力值,并且每次阻尼运动的速度和阻尼力值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活塞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面结构图。
图6是图4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剖视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例给出的是往复行程阻尼速度相同的阻尼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德义,未经卫德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4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接头
- 下一篇:转子式输油泵驱动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