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反应炉的内返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4447.5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5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祥;许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8 | 分类号: | B01J19/28;C01B3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反应炉 内返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用氟化盐和二氧化硅混合煅烧与浓硫酸反应制取四氟化硅的回转反应炉中的内返料技术。
背景技术
在用氟化盐与二氧化硅混合煅烧与浓硫酸反应制取四氟化硅过程中,由于反应物浓硫酸加入量很大,反应混合物形成糊状粘贴在反应炉筒体内壁上,使反应不能很好进行,而且极易形成结疤,影响设备的传热和运行,同时在反应过程中有多种强腐蚀性气体产生,因而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多种强腐蚀性介质的联合作用下,对反应炉筒体形成强烈腐蚀,设备受损严重,需经常停车检修,设备运转率降低,使用寿命缩短。经反复研究,将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内返料技术用于该设备中,可减轻腐蚀、防止结疤,提高反应效率和热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回转反应炉的内返料装置,该装置的运用减轻了腐蚀性介质对设备主体的腐蚀,解决了混合物料易在筒体内的结疤问题,提高了物料的转化率和设备的开车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反应炉的内返料装置,包括进料器、返料器、混料器、活动支腿和固定支腿,所述进料器位于筒体的适当位置,由侧板、格栅和抄板组成,通过焊在筒体内壁上的垫板I和垫板II与筒体连接;所述返料器由壳体I、壳体II、连接套、加强板I、加强板II、螺旋和限位杆组成,螺旋固定在壳体中,限位杆连接在壳体I上,且与螺旋连接;所述混料器由壳体III和内螺旋组成;所述固定支腿位于靠近进料器的位置,和活动支腿按每圈三个均布支撑在回转反应炉筒体与内返料装置壳体之间,活动支腿与筒体之间可以相对滑动。
其中壳体I、壳体II、壳体III之间用连接套连接。加强板I和加强板II分别与壳体III和壳体I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通过选择最佳的返料量,使各种物料形成适宜的固液比,有效地分散易形成粘稠状态的反应物料,减轻了腐蚀性介质对设备主体的腐蚀,解决了混合物料易在筒体内的结疤问题。
2)通过携带大量热量的高温返料使反应物温度迅速提高,提高了物料的转化率和热利用率。
3)随着腐蚀的减轻和结疤问题解决,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提高了设备的开车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内返料装置主要由进料器8、返料器6、混料器4、活动支腿5、固定支腿7等部件组成。
进料器8位于筒体3的适当位置,由侧板18、格栅19、抄板20等零件组成,通过焊在筒体内壁上的垫板I21和垫板II21与筒体3连接,如图3所示,其主要是用来抄起筒体3内的物料,将其送入返料器6中,而格栅19可以防止大块的物料进入返料器6,以免堵塞;返料器6由壳体I15、壳体II15、连接套13、加强板I12、加强板II12、螺旋14、限位杆9等组成,其主要是将进料器8送进的物料返回至装置头部,与由进料螺旋2送入的物料混合,壳体I15、壳体II15、壳体III15之间用连接套13连接,螺旋14固定在壳体中,限位杆9连接在壳体I15上,且与螺旋14连接,以防止螺旋14轴向位移,加强板I12和加强板II12分别与壳体III15和壳体I15焊接;混料器4由壳体III15、内螺旋10组成,用来混合原料和由返料器6返回的物料;固定支腿7位于靠近进料器8的位置,和活动支腿5按每圈三个均布支撑在回转反应炉筒体3与内返料装置壳体之间,如图2所示,活动支腿5与筒体3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以避免筒体3和内返料装置受热膨胀伸长时损坏设备。
工作原理
通过试验选择最佳的返料量,使原料、返料和浓硫酸形成适宜的固液比,有效地分散易形成粘稠状态的反应物料,使反应物呈松散状态,减少粘稠状态物料的粘壁和强酸介质与筒体内壁接触,从而防止结壁和减轻腐蚀;同时携带大量热量的高温返料能迅速提高反应物温度从而引发反应快速进行,提高反应效率和热利用率。
该装置的工作过程为:位于反应炉筒体3适当位置的进料器8将在筒体中堆积一定高度的生成物料抄起送入返料器6中,返料器6在与设备筒体3一起转动时由螺旋14将物料返回至装置头部,与由进料螺旋输送机2送入的物料在混料器4中强制混合后落入筒体3前端,然后与由出气管1进入的浓硫酸混合反应,产生的四氟化硅气体从出气管1排出进入后序处理。当筒体3开始受热膨胀伸长时,内返料装置在固定支腿7与进料器8的带动下一起向后滑动,随着内返料装置的温度逐步升高膨胀,活动支腿5又带动内返料装置向前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4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