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物闭合性脑损伤落体打击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3680.1 | 申请日: | 2009-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485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 发明(设计)人: | 宋扬;韩一生;毕龙;张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人和 |
| 地址: | 71003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闭合 脑损伤 落体 打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物实验器具领域,涉及一种打击器,尤其是一种动物闭合性脑损伤落体打击器。
背景技术
颅骨开窗落体撞击法:颅骨开窗带来的颅内感染、伤口愈合不佳。
单摆打击法:缺点是:1.实验中动物头部可活动,很难保持恒定,每次打击时动物头部吸收的能量不同;2.动物颅骨的形态差异也会影响实验结果,不能复制分级脑损伤模型。
气压撞击法:
a颅骨开窗气压撞击法
缺点:需用高速摄影装置记录撞击速度和脑组织的变形程度,设备昂贵,不易实施。
B颅骨完整气压撞击法
缺点:1.易受动物头颅发育差异的影响;2.易使头部形成两次撞击;3.实验中需用高速摄影装置,费用较高。
旋转加速致伤法缺点:1.啮齿类动物脑组织较小,用该法复制弥漫性轴索损伤需很高的加速度,很难达到实验要求;2.设备复杂、价格昂贵。
机械震荡旋转法缺点:1.实验结果受动物头颅发育差异的影响2.实验中不能测定外力的大小,可重复性差,不能对脑损伤模型分级。
液压冲击法缺点:1.该装置复杂,储液管为有机材料,温度变化会改变其弹性,直接影响管内压力的变化。2.冲击力大时,易造成下位脑干和上段颈髓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动物闭合性脑损伤落体打击器,这种打击器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可重复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动物闭合性脑损伤落体打击器,包括支架、导引管和落体砝码;所述支架由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垂直柱和放置于底座上的泡沫床组成,所述垂直柱经可调节连接杆与导引管平行固定,所述导引管上轴向间隔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上插有砝码定位销,所述落体砝码为圆柱形且处于导引管内。
上述导引管为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空心管。
上述落体砝码是由多个圆柱形子砝码经连接螺栓和连接螺孔顺序连接组成。
上述子砝码的重量为50g。
上述泡沫床上在所述导引管的下方还设有泡沫枕。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根据需要调节落体砝码的质量和高度,来产生不同程度的脑损伤;
2)可保证动物的脑损伤为闭合性;
3)模型可重复性好;
4)底座泡沫床和泡沫枕可缓冲冲击力,避免颅底和下颌骨骨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落体砝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底座;2为垂直柱;3为可调节连接杆;4为导引管;5为径向通孔;6为落体砝码;7为子砝码;8为连接螺栓;9为连接螺孔;10为砝码定位销;11为泡沫床;12为泡沫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动物闭合性脑损伤落体打击器,包括支架、导引管4和落体砝码6;其中支架是由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上的垂直柱2和放置于底座上的泡沫床11组成,垂直柱2经可调节连接杆3与导引管4平行固定,导引管4为长1.5m、外径25mm、内径19mm、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空心管,导引管4上轴向间隔设有径向通孔5,径向通孔5每10cm有一个,所述径向通孔5上插有砝码定位销10,所述落体砝码6为圆柱形且处于导引管4内并被卡在砝码定位销10上。泡沫床11上在所述导引管4的下方还设有泡沫枕12,用以将固定动物的头部。
如图2,所述落体砝码6是由多个圆柱形子砝码7经连接螺栓8和连接螺孔9顺序连接组成。子砝码7为多个直径18mm、质量50g的圆柱形砝码,具体落体砝码6的重量可根据需要调节子砝码7的连接个数来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这样的:将动物麻醉后俯卧于泡沫床11上,头部趴于高出的泡沫枕12上。将不锈钢圆片和嵌合胶垫固定于颅顶矢状缝中点,将导引管4直立于不锈钢圆片上,通过垂直管上口照射光源确定刚好在不锈钢圆片上。落体砝码6在需要高度,用砝码定位销10卡住,然后将砝码定位销10拔去,落体砝码6沿导引管落4下,撞击在不锈钢圆片上,造成动物脑损伤。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制造动物闭合性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可根据需要通过质量和高度的变化调节造成脑损伤的程度,保证模型为闭合性,并不发生下颌和颅底并发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3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层门装置上坎组件
- 下一篇:多门闸长轴多缠绕间隔带形皮条缠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