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针剂药瓶开口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3430.8 | 申请日: | 200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7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仁 |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 地址: | 71370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针剂 药瓶 开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指一种注射针剂药瓶开口器。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医生或护士在给患者打针时,一是采用专用砂轮在针剂药瓶的瓶颈处划痕,然后用手将瓶颈掰开,如果划痕不是很好的话,掰瓶时容易将瓶口掰碎,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二是采用专门的开瓶器,而传统的开瓶器是将砂轮固定在一个圆筒中,使用时将药剂瓶颈插入筒中旋转划痕,但此种开瓶器筒径固定,适用范围小,不易大范围推广;还有一种开瓶器是通过剪刀式原理进行开口的,如专利号为ZL02214553.2公开的一种针剂药瓶开口器,其采用拆卸紧固件连接的上体和下体对合设置,在两体前端上设置夹持切割孔,并在下体一侧固定切割刀,两体之间设置推力组件,在上体和下体在捏合的过程中,使推力组件向前移动,进而与切割刀相配合加紧瓶颈,再用两手互为反向转动,实现瓶颈的切割,提高工作效率,然而在开瓶的时候,仍需要双手互为方向施加扭矩,开瓶器起到的只是切割和夹持的作用,容易使操作人员疲惫,并且还可能因施加扭矩不一致而导致瓶口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射针剂药瓶开口器,通过开口器直接施加扭矩进行切割掰折,施加扭矩均匀一致,有效解决了传统开口器易导致瓶口破碎、使操作人员疲惫和应用范围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射针剂药瓶开口器,由带有把柄的上框架和下框架两部分对合而成,两把柄之间采用复位弹簧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框架中心开设有中心圆孔,在上框架的中心圆孔外周设置有第一切割器,在上框架上侧开设有第一弧形长孔,下侧开设有带齿条的第二弧形长孔,第二弧形长孔上设置有第二拨折器,在上框架上还设置有第一拨折器,第一拨折器穿过第一弧形长孔与下框架连接;在下框架上设置有与第二弧形长孔相对应的圆孔,圆孔内穿套有空心轴,空心轴上端头外套带有第二切割器的齿轮。
上述中心圆孔内穿套有空心转轴。
上述齿轮与第二弧形长孔上的齿条相互啮合。
上述第二拨折器成弧状向上拱起。
上述第一切割器和第二切割器是金刚石或砂轮。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采用剪刀式原理,通过在开口器上直接设置拨折器和切割器,使切割划痕和拨折掰折与一体,方便快捷、安全卫生;
2、切割划痕和拨折掰折的扭矩完全由开口器上下框架施加,减少手工掰折,减少操作人员长时间操作的疲惫感;
3、通过在上下框架上设置不同直径的圆孔与拨折器,使开口器可开启不同瓶颈的药剂瓶,使用范围增加,可实现一器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空心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空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拨折器示意图;
图7为第二拨折器示意图;
图中,1-上框架,2-下框架,3-把柄,4-中心圆孔,5-第一拨折器,6-复位弹簧,7-第一切割器,8-第一弧形长孔,9-第二弧形长孔,10-第二拨折器,11-柱状轴,12-活塞,13-活塞套,14-空心转轴,15-空心轴,16-齿轮,17-第二切割器,18-齿条,19-圆孔,20-卡槽,21-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仁,未经王学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3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地板砖
- 下一篇:用于造纸领域的螺旋网带洗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