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拱坝坝基反弧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3090.9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79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白俊光;陈永福;李蒲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40 | 分类号: | E02D27/40 |
代理公司: | 西安慈源有限责任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燕平 |
地址: | 710065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坝 坝基 弧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坝基领域,特别是拱坝坝基反弧形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一批大型水利枢纽相继启动,由于坝址多位于高山峡谷中,非常宜于修建拱坝,如二滩、小湾、拉西瓦、溪洛渡、锦屏一级等工程。这些巨型水电站坝址区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高地应力现象,如何合理选择拱坝坝基开挖型式,达到改善坝基两侧应力集中现象、减小应力屈服范围等情况及减弱坝基卸荷破坏,是确保拱坝建基安全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目前拱坝坝基开挖型式绝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平底型开挖型式,该型式虽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是在高地应力地区利用拱坝坝基平底开挖仍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1、坝基平底两侧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2、坝基应力屈服范围较大;
3、受高地应力影响,坝基岩体出现剥层破坏等现象,影响建基岩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坝基质量得到提高、拱坝坝基反弧形开挖工程量小、工程投资省的拱坝坝基反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拱坝坝基反弧形结构,其特征是:河床整体呈反弧形体,其反弧形为平滑的曲面。
所述的河床高程在1~10m范围,河床坝基间距在1m。
所述的河床高程在10~30m范围,河床坝基间距1-5m。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利用拱坝坝基反弧形开挖的坝基其两侧应力分散、坝基回弹变位减小,使坝基质量得到提高;另外拱坝坝基反弧形开挖工程量小,工程投资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与平底开挖剖面轮廓线比较示意图;
图中:1、河床;2、河床坝基;3、河床高程。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如图1所示,河床1整体呈反弧形,其反弧形为平滑的曲面。河床高程3在1~10m范围,河床坝基2间距在1m。河床高程3在10~30m范围,河床坝基2间距1-5m。
开挖时,先对河床坝基2开挖,在1~10m高程范围内开挖控制点坐标按1m间距设计,在10~30m河床高程3的范围内,开挖控制点坐标按1-5m间距设计,以保证河床坝基2开挖边界准确。将拱坝建基面河床1部分设计成平滑的曲线型式;河床坝基2在1~5m高程范围内爆破方式由传统的垂直预裂孔改为水平预裂孔,水平预裂孔是上下游方向,这样从开挖方法上确保河床坝基2开挖面平顺、光滑。通过拱坝坝基反弧形开挖的坝基其两侧应力分散、屈服范围较小,是一中具有改善坝基两侧应力集中现象、减弱坝基卸荷破坏的一项新型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3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直流电源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