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桃破壳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2518.8 | 申请日: | 2009-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394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贺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宁 |
| 主分类号: | A47J43/24 | 分类号: | A47J43/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郑建 |
| 地址: | 710000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桃 破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将核桃等坚硬果实外壳压碎的工具。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去掉核桃外面的硬壳,通常会使用锤砸、用门与门框相挤压或用传统的核桃钳(夹),但常会因为施力不当而将核桃挤飞,或者将核桃仁压烂使得果仁及碎壳洒落一地,极不卫生;更有甚者有时还会伤及人手,很不安全。目前,现有的破壳器仍存在以下缺陷,其不能将核桃壳破碎充分,致使部分果肉残剩在壳中不能取出,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新型核桃破壳器,其可充分破壳,并取出完整的果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桃破壳器,其包括上压柄、铆钉以及下压柄;其中,上压柄与下压柄通过铆钉相连接,且两者可绕铆钉相对转动;该上压柄的内侧设有弧形压板,下压柄的内侧在与弧形压板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半球形凹座;该上压柄与该下压柄的后部设有把手;在上压柄后部的内侧设有压杆;在下压柄后部的内侧与该压杆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橡胶座,橡胶座内设有橡胶弹簧,该压杆与该橡胶弹簧可相接触。
由以上可见,在对核桃破壳时,本实用新型核桃破壳器利用设在上、下压柄后部的压杆及橡胶座上的橡胶弹簧之间弹性接触产生的缓冲力,可避免用力过大时,将核桃仁压碎,而且还可避免伤到人手。
进一步的,该上压柄内侧在靠近铆钉位置处设有弧形压槽,该下压柄内侧与弧形压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弧形座。
在上、下压柄内侧的对应位置增设弧形压槽及弧形座,可适应不同形状及大小的核桃,使用更方便。
进一步的,该弧形压槽、弧形座以及弧形压板上均加工有梯形齿。
利用弧形压槽、弧形座以及弧形压板中的梯形齿,可利于对核桃进行充分的挤压。
进一步的,该半球形凹座的凹球面上均匀设有多个半球形凸部。
设于半球形凹座中的半球形凸部,可从圆周面上的多个点对核桃产生挤压作用,从而达到充分破碎核桃壳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核桃破壳器包括上压柄1、铆钉2、下压柄3、橡胶座4、橡胶弹簧5、压杆6、把手7、弧形压槽8、弧形压板9、弧形座10和半球形凹座11。
结合图2及图3,上压柄1与下压柄3通过铆钉2相连接,两者可绕铆钉2相对转动。上压柄1的内侧靠近铆钉2位置处设有弧形压槽8,上压柄1内侧靠近弧形压槽8处还设有弧形压板9,上压柄1后部的内侧设有压杆6。下压柄3的内侧靠近铆钉2处设有与弧形压槽8位置相对应的弧形座10,下压柄3的内侧与弧形压板9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半球形凹座11,下压柄3后部的内侧在与压杆6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橡胶座4,橡胶座4内设有橡胶弹簧5。
弧形压槽8、弧形座10以及弧形压板9上均加工有梯形齿12,半球形凹座11的凹球面上均匀设有多个半球形凸部13;在施加压力破碎核桃壳的过程中,设在上压柄1后部内侧的压杆6与设在下压柄3后部内侧的橡胶座4上的橡胶弹簧5相接触,上压柄1上的压杆6会向下挤压橡胶弹簧5,而橡胶弹簧5产生相应的阻力,使作用在核桃上压力不会增加太大,所以,在破壳的过程中,不会将核桃仁压碎。
以下结合图1、图2及图3对本新型核桃破壳器的使用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对核桃破壳时,首先张开上压柄1与下压柄3,将核桃放置在下压柄3上的半球形凹座11内,然后用一只手握住上压柄1与下压柄3上的把手7,用力下压上压柄1,这时弧形压板9中的梯形齿12和半球形凹座11中的半球形凸部13,从圆周面上的多个点对核桃产生挤压作用,从而迅速将核桃壳破碎。同时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上压柄1上的压杆6向下挤压橡胶弹簧5,橡胶弹簧5产生相应的阻力,使作用在核桃上压力不会增加太大,所以,在破壳的过程中不会将核桃仁压碎。
而对核桃破壳时,对于有些未完全干燥的核桃或一些夹瓤核桃,可先放到半球形凹座11内,用弧形压板9与半球形凹座11组成的破碎腔进行预破碎;然后取出未完全破碎好的核桃再放到弧形座10内,下压上压柄1,这时弧形压槽8与弧形座10就构成一破碎腔,弧形压槽8中的梯形齿12和弧形座10中的梯形齿12从圆周面上的多个点对核桃产生挤压作用,从而将核桃壳破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宁,未经贺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25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