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夹套式换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2515.4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706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绍允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F28F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100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套式换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蒸汽供热系统中配套使用的夹套式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蒸汽供热系统中经常要使用到夹层锅、反应釜、浓缩罐等具有夹套式换热结构的用热设备。现有技术中,由于公知的夹套式换热设备结构的热交换面积有限,单位时间换热量小,所以加热时间长,热效率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运行方便、应用面广、能源利用充分、适于蒸汽供热系统高效换热的夹套式换热结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夹套式换热结构具有一个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多道环形肋片的锅体,在锅体外侧部及下部包套有一个夹套。以夹层锅为例,在内层锅的锅体部分的外表面分布有环形肋片,其中锅底部分的环形肋片可呈垂直状,锅体侧表面分布的环形肋片向下倾斜,实际运行时,凝水可以很快地从肋片脱离进而掉落到夹层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锅体外设置环形肋片的方式,成倍地增大了夹套式换热设备结构的换热面积,在工作时借助环形肋片有利于锅体外表面疏水,减薄冷凝水膜的厚度,这样也就有效地增大了夹套式换热设备的单位时间换热量,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原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制作结构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套式换热结构由锅体3、夹套1和均匀分布设置在锅体外表面的环形肋片2组成,环形肋片2或为垂直状,或向下倾斜,有利于冷凝水很快地从肋片上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绍允,未经刘绍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2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获得考虑版图相关应力后电路性能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烘干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