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物有效成分热能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1964.7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32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战民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4000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物 有效成分 热能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医疗保健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通过对药物加热而使热药气体注入肌体对人体进行疾病治疗和保健的药物有效成分热能反应器。
背景技术
祖国传统医学中利用中草药热敷、针灸等治疗关节炎、腰腿痛及胃腹痛等病症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热敷利用药物漫渗入肌肤的方式对人体治疗,往往不能使药效成分集中于病灶部位,浪费较大;单纯的针灸不配合药物,在治疗上亦有缺憾;另外,现今在临床上普遍采用的静脉滴注治病的方式也存在着使大量液体进入肌体,加重心、肾等脏器负担的问题。研究表明,将药力及热力同时并直接作用于病人患处,可加强患部的血液循环并有利于药效成分的吸收,但目前本领域尚无可直接将热药气体加压注射于病人患处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成本低、操作方便、无毒、无污染、性能安全可靠、可通过对药物加热方式使热药气体注入肌体从而达到对人体进行疾病治疗和保健作用的药物有效成分热能反应器。
用于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药物有效成分热能反应器由电加热器、产热器、导气软管、加压气球和注射针头组成,产热器设在电加热器上,为一个带封盖的盛物容器,在产热器封盖上开有出气口并通有出气硬管,导气软管的一端与出气硬管连接,另一端通至加压气球的进气硬管,加压气球的输气口通过出气硬管、输气软管和可视玻璃管与注射针头的后端口连通。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特制加工后的中草药及溶剂同时放在产热器内,接通电加热器电源使产热器内的溶剂加热,产生药物有效成分热药气体,热药气体由导气软管等进入加压气球后,再通过注射针头缓缓地进入人的肌体,达到治疗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药物有效成分热能反应器集药疗、热疗为一体,使热药气直接作用于治疗部位,可充分发挥利用药物的有效成分;采用安全度高的绝缘电加热器和不锈钢材料制作并配以无毒密封盖圈的产热器,安全性能好,整个反应器的体积小,携带操作方便,非常适宜于各级医院、卫生院、诊疗所以及个体医师临床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产热器盖内过滤网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电加热器,2-外电路联接线,3-电源插座,4-通电显示灯,5-加热器封盖,6-耐压热封条,7-产热器,8-绝缘耐热手柄,9-封盖,10-产热器盖内过滤网,11-压条锁扣,12-加压铁条,13-护管支架,14-出气硬管,15-导气软管,16-气量调节开关,17-加压气球,18-开关,19-可视玻璃管,20-注射针头,21-加压气球进气硬管,22-加压气球出气硬管,23-加压气球输气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制作结构并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药物有效成分热能反应器由电加热器1、产热器7、导气软管15、加压气球17和注射针头20等部分组成。电加热器1采用带温控调节的绝缘电加热器。产热器7设在电加热器1上,为一个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带封盖9的盛物容器,在产热器封盖9上开有出气口并通有出气硬管14,在产热器封盖9的出气口内侧还设有用于过滤热药气的过滤网10(见图2)。导气软管15的一端与出气硬管14连接,另一端与加压气球17的进气硬管21相连接,在导气软管15上设有气量调节开关16。加压气球17的输气口通过出气硬管22、输气软管23和可视玻璃管19与注射针头20的后端口连通,在加压气球17至注射针头20的连接管上装有开关18。使用时,先将溶剂和药物放在产热器7内,锁扣产热器封盖9,接通电加热器电源(不可干烧);加热产热器7内的溶剂,产生药物有效成分热蒸气依次经出气硬管14、导气软管15和加压气球后,再通过注射针头注入人的肌体,达到对人体进行疾病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战民,未经李战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FPGA阵列处理板
- 下一篇:一种分离纯化微囊藻毒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