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离合制动器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935.0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30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00 | 分类号: | F16D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离合 制动器 传动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制动器,尤其一种电磁离合制动器传动装置。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离合制动器结构是日本人发明的,就是把电磁离合器与电磁制动器组装在一起。但其组装结构较为复杂,而且组装件要求精度较高,离合衔铁与制动衔铁通过销轴、弹簧与铝盘连接在一起,传递扭矩主要靠销轴来传动。衔铁的移动是靠销轴在铝盘上的孔的移动来完成的,这样就会磨损铝盘上的销轴孔,致使铝盘损坏。为了保证衔铁与摩擦片之间的平行度与间隙精度,铝盘的在主轴上的安装必须能够调整,而整个调整结构比较复杂,而且拆卸组装难度较大,不能进行修复。现有的电磁离合器制动器的主要缺点如下:组装复杂、需要一定技术水平的钳工、一个人组装一台需要4-8小时;无法修复、销轴和铝盘容易损坏;寿命较短、日本原装每分钟动作15-16次、每天16小时、工作寿命8-12个月;难以保证摩擦片与衔铁之间的间隙和平行度、容易造成组装返工;工作状态为当线包吸合时、衔铁由销轴带动、在铝盘上的孔内滑动、来传递扭矩。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化、便于修复、寿命长、成本低、离合制动稳定、国产化程度高的电磁离合制动器传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将电磁离合制动器的传动方式改为花键传动方式、传动结构由整体式为分体式,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电磁离合制动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出轴1、第一线包摩擦片2、第一衔铁3、第一铝盘4、第二铝盘5、第二衔铁6、第二线包摩擦片7、输入轴8、花键轴9、弹簧10,其中输入轴8穿过离合器外壳与第二线包摩擦片7连接,第二线包摩擦片7与第二衔铁6连接,第二衔铁6与第二铝盘5通过螺钉连接,花键轴9的一端镶嵌在第二铝盘5中央的圆孔中,花键轴9的另一端镶嵌在第一铝盘4中央的圆孔中,第一铝盘4与第一衔铁3通过螺钉连接,第一衔铁3与第一线包摩擦片2连接,输出轴1穿过离合器外壳与第一线包摩擦片2连接,弹簧10固定在第一铝盘4和第二铝盘5之间。
本电磁离合制动器传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组装方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较低,寿命超过日本原装件。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电磁离合制动器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输出轴1、第一线包摩擦片2、第一衔铁3、第一铝盘4、第二铝盘5、第二衔铁6、第二线包摩擦片7、输入轴8、花键轴9、弹簧10。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电磁离合制动器传动装置,包括:输出轴1、第一线包摩擦片2、第一衔铁3、第一铝盘4、第二铝盘5、第二衔铁6、第二线包摩擦片7、输入轴8、花键轴9、弹簧10,其中输入轴8穿过离合器外壳与第二线包摩擦片7连接,第二线包摩擦片7与第二衔铁6连接,第二衔铁6与第二铝盘5通过螺钉连接,花键轴9的一端镶嵌在第二铝盘5中央的圆孔中,花键轴9的另一端镶嵌在第一铝盘4中央的圆孔中,第一铝盘4与第一衔铁3通过螺钉连接,第一衔铁3与第一线包摩擦片2连接,输出轴1穿过离合器外壳与第一线包摩擦片2连接,弹簧10固定在第一铝盘4和第二铝盘5之间。
输入轴8旋转产生的旋转力通过第二线包摩擦片7传到第二衔铁6,第二衔铁6和第二铝盘5用螺钉连接在一起,这样第二铝盘5就可以带动花键轴9一起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