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气砂锚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31492.5 | 申请日: | 200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刘承杰;杜宝坛;王亮;王景森;冷淑玲;杨展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在朝 |
| 主分类号: | E21B43/34 | 分类号: | E21B4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05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气砂锚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油田油井生产用的井下工具,特别是一种组合式气砂锚。
二、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井中,有的井含气量大,当用抽油泵抽油时,进入抽油泵内的气液比例大,减少井液排量,油井产量低,泵效低,当含气量超过一定值后,抽油泵还会发生气锁,造成油井不出油。为了减少气体对抽油泵工作的影响,油田常采用在泵下安装利用滑脱效应和重力分离的气锚进行简单的分离,防止气体进入泵内,这种气锚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对于含气量大的油井效果差,不能挡砂、分砂。现场有时采用多级分离式气锚,虽然有一定的液气分离效果,但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不能挡砂、分砂,解决不了砂子对抽油的影响。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气砂锚,安装在抽油井中的抽油泵之下,对气液砂进行分离,减少进入抽油泵的气体,提高抽油泵的泵效,提高油井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上偏心接头、排气管、外筒、偏心排液管、偏心进液管、下偏心接头、封隔器、过滤管组成,上偏心接头的大螺纹与排气管上部连接,排气管下部与外筒上部连接,外筒下部与下偏心接头上部连接,下偏心接头下部安装封隔器,封隔器下部与过滤管连接,偏心排液管上部连接在上偏心接头上,偏心排液管与上偏心接头上的偏心孔相通,偏心进液管下部安装在下偏心接头上部,偏心进液管内孔与下偏心接头上的偏心孔相通,排气管上有排气槽,过滤管上有筛缝。
偏心排液管下端封底,封底之上有筛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气锚和砂锚的组合,在过滤管作用下,井液分离砂子后进入过滤管,在偏心排液管、偏心进液管作用下,井液流进抽油泵之前气液混合物间的重力差和滑脱效应实现液、气间的高效分离,减少进入抽油泵的气体,提高抽油泵的泵效,提高油井经济效益。
四、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上偏心接头1、排气管2、外筒4、偏心排液管5、偏心进液管6、下偏心接头7、封隔器8、过滤管9组成,上偏心接头1的大螺纹与排气管2上部连接,排气管2下部与外筒4上部连接,外筒4下部与下偏心接头7上部连接,下偏心接头7下部安装封隔器8,封隔器8下部与过滤管9连接,偏心排液管5上部连接在上偏心接头1上,偏心排液管5与上偏心接头1上的偏心孔相通,偏心进液管6下部安装在下偏心接头7上部,偏心进液管6内孔与下偏心接头7上的偏心孔相通,排气管2上有排气槽3,过滤管9上有筛缝10.偏心排液管5下端封底,封底之上有筛孔.
封隔器8封隔套管,过滤管9可以挡砂,砂子被筛缝10过滤,气液混合物进过滤管9后经偏心进液管6向上流动,出偏心进液管6再向下流动,从偏心排液管5进入向上流动进入抽油泵被抽出,气液混合物在改变流向时气液混合物间的重力差和滑脱效应实现液、气间的高效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排气管2上的排气槽3排出,因此,气体不会进入抽油泵内,避免了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在朝,未经苗在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聚光柱面光栅的自由立体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DSP的风力机特性模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