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时钟机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31413.0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李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能强 |
主分类号: | G04B1/00 | 分类号: | G04B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 代理人: | 董尚凤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时钟 机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时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落地钟的机械时钟机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各种型号的机械时钟,包括座钟、挂钟、落地钟,其用于计时功能的机芯基本上都是用发条作为动力,机械式结构的齿轮传动轮系安装在前、后夹板之间,中心轮位于整个机芯中心位置,中心轴为分轴并安装有分针,中心轴上的中心轮通过过轮组件与时轮相啮合,时轮固定安装在时针轴上,时针轴活动套装在中心轴上,时针轴的端部安装有时针,构成整个机芯时钟机芯的动力传递系统,时、分针同轴安装同一钟盘的现有模式已成为传统的设计结构特点,而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多的是在这种基础上精心地研究各种型号的机械时钟的外观设计,追求不同的花色品种,以满足社会对机械时钟的需求。而如何改进现有机械时钟机芯的内在结构、突破本技术领域中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给社会提供现有显示时间功能的同时,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艺术的享受,这也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新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改进背景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构思新颖,方案简单可靠,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实现了时、分、秒三针分别设置、分别显示的机械时钟机芯。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的实施而得以实现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它是由前、后夹板,活动安装在夹板之间的齿轮传动轮系,擒纵轮系、针轴及时、分针所构成,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包括时针轴活动安装在与分针轴异轴的前夹板上,固装在时轮轴上的时轮片通过过轮组件与固装在分针轴上的分轮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的效果和较突出的特点:其一是本实用新型采取将时针轴与分针轴异轴安装的方式活动安装在前夹板上,时轮片通过过轮组件与固装在分针轴上的分轮啮合连接的技术方案,将时、分针直接分开,实现了各自独立运转,各自显示时间的功能和作用,这与背景技术相比,虽然技术方案简单,但却是简单可靠、具有设计构思新颖,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的约束,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地进步。其二是本实用新型还采取延长擒纵轴的长度并在其伸出前夹板的轴端部安装上秒针的技术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直接改变了背景技术中多年来一直只有时、分针,而无秒针的历史,使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不仅具有时、分、秒三针分别设置、分别显示的特点,而且对于机械时钟这一技术领域而言,该技术方案的实施具有突破性的改进,为机械时钟机芯这一传统的产品进一步发展其应有的作用找到了一条途径;做到动中有静,给人们以动静相结合的动感和艺术的享受,这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较突出的特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结构由如下附图给出。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所记载的机械时钟机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号标记为:1-前夹板、2-后夹板、3-头轮组件、4-二轮组件、5-中心轮(分轮)组件、6-四轮组件、7-擒纵轮组件、7.1-擒纵轴、7.2-擒纵轮片、7.3擒纵轮、8-擒纵叉组件、9-过轮组件、10-时轮组件、10.1-时轮轴、10.2-时轮片、10.3-时轮小夹板、11-时针、12-分针、13-秒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安装使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能强,未经李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14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转向限位杆与前斜管组合
- 下一篇:喷墨打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