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溶剂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0907.7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2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任意;宋兴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3/02 | 分类号: | D01D13/02;B01D53/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分子量 聚乙烯 纤维 纺丝 溶剂回收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辅助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溶剂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第三代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与芳纶、碳纤维并称三大特种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用途,与碳纤维、芳纶纤维相比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高强度和高模量特征最明显,质量更轻,化学稳定性较好,耐磨耐弯曲性能、张力疲劳性能、抗切割性能也是现有高性能纤维中最强的。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原料,经溶剂油(如矿物油、十氢萘)溶解后形成均匀纺丝溶液,后经过滤纺丝、萃取、干燥、热拉伸等过程最终制得成品。目前国内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生产基本都采用冻胶纺丝、超倍拉伸的方式,冻胶纺丝是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解到石蜡油、汽油、柴油、十氢萘等溶剂中形成冻胶,进行纺丝,在纺丝过程中,由于溶剂含量较高,容易产生油烟,在喷丝板表面会形成油烟碳化物,缩短了换板周期,同时油烟含热量大,会影响丝束成型的环境温度,油烟的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排放管路温度高,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影响纺丝工艺的条件下,能将溶剂在纺丝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及时回收处理,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设备运行周期,增强生产安全系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溶剂回收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溶剂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过滤器溶剂收集罩、纺丝箱溶剂收集罩、吸风管、冷凝器、溶剂净化箱、丝网除油装置、静电处理器、风机和回收槽构成,过滤器溶剂收集罩和纺丝箱溶剂收集罩分别设在生产中的过滤器和纺丝箱上,吸风管的后端连接到溶剂净化箱的进气口上,前端与过滤器溶剂收集罩、纺丝箱溶剂收集罩相连通,在溶剂净化箱的排气口上设有风机,在溶剂净化箱内设有冷凝器、丝网除油装置和静电处理器,在溶剂净化箱的底部设有回收槽。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冷凝器设有两组,固定在溶剂净化箱腔内的前部,丝网除油装置固定在溶剂净化箱腔内的中部,静电处理器设有两组,固定在溶剂净化箱腔内的后部。
所述的丝网除油装置由丝网、丝网格栅和支架构成,丝网通过丝网格栅固定在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及时的将纺丝产生的溶剂油烟气体抽离,延长了喷丝板的使用周期,有效的控制了溶剂油烟气体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生产的影响,溶剂回收率可达到95%,并重新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可长时间连续运行,无安全隐患,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溶剂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过滤器溶剂收集罩1、纺丝箱溶剂收集罩2、吸风管3、冷凝器4、溶剂净化箱5、丝网除油装置6、静电处理器7、风机8和回收槽9构成,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纺丝中,溶剂挥发气体产生的主要设备为过滤器和纺丝箱,过滤器溶剂收集罩1和纺丝箱溶剂收集罩2分别设在生产中的过滤器和纺丝箱上,以便将纺丝生产中过滤器和纺丝箱内产生的溶剂气体分别收集到过滤器溶剂收集罩1和纺丝箱溶剂收集罩2内,吸风管3的后端连接到溶剂净化箱5的进气口上,前端与过滤器溶剂收集罩1、纺丝箱溶剂收集罩2相连通,在溶剂净化箱5的排气口上设有风机8,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设备控制风机8吸风量的大小,以保证净化后的空气及时排走,不影响纺丝的生产环境,在溶剂净化箱5内设有冷凝器4、丝网除油装置6和静电处理器7,在溶剂净化箱5的底部设有回收槽9,以将溶剂净化箱5内形成的液态溶剂收集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0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滴灌施肥设施
- 下一篇:新型冲压机床自动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