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治近视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0706.7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8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汝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汝厚 |
主分类号: | G02C7/06 | 分类号: | G02C7/06;G02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近视 眼镜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有效防治近视的眼镜。
(二)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的近视问题日益突出,教育部在2007年9月4日发布了《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为响应号召,各种治疗近视的眼镜不断推出。中国专利ZL:03216658.3公开了一种较好的近视治疗眼镜,它可以同时解决睫状肌的紧张性调节和集合力现象,其原理是将镜片分成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可矫正近视用于视远,中、下部是根据人眼在看远和看近时焦点不同,按照焦点变化规律通过屈光度的改变使它们规则的排列成一线,构成视线走廊,有效的解决了眼睛从视远到视近时视线不能自然过渡导致的视疲劳以及双光眼眼镜的像跳问题,但这种眼镜也有其缺点,就是造价极其昂贵且不易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具有三棱镜效果的偏光渐变区的镜片制作上,该专利中提到三种制作方案均加工复杂,如提到的改变镜片基弯使该区域具有三棱镜效果以及将该区域的镜片制作成三棱镜结构,这就意味着该区域的形状既要满足焦点自然过渡还要肯有三棱镜的结构,实现这两种方案所需的模具设计极其复杂,制作成本高;另外一种在镜片中融入折射率不同的材料,使该区域具有三棱镜效果,也仅是理论可行,例如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融入的量为多少,这些都没有现在的资料和数据作支持,需要大量的实验,短时间作到量产也不可能,这些都是现有技术的缺陷。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的防治近视眼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近视眼镜,包括镜架,在镜架上安装有镜片,镜片上部为视远区,镜片中下部左右两侧为像散区,像散区之间的镜片中部为光度渐变区,镜片下部为视近区。
上述防治近视眼镜,在镜架鼻梁处设置有一磁石,在镜架上还通过磁石安装有基底向内的三棱镜。
上述防治近视眼镜,视远区为凹透镜制成的近视镜片。
上述防治近视眼镜,像散区为散光镜片。
上述防治近视眼镜,光度渐变区上有由高至低变化的焦点组成的规则排成一线。
上述防治近视眼镜,视近区为凹透镜片或凸透镜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治近视眼镜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制造工艺简单、使用方便、防治近视效果好,镜片光度渐变区部分的形状只需满足焦点的变化即可,有效的降低了制作成本且具有同样的防治近视效果。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镜架,2、视远区,3、像散区,4、光度渐变区,5、视近区,6、磁石,7、三棱镜。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治近视眼镜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治近视眼镜,其结构包括镜架1,在镜架1上安装有镜片,镜片上部为视远区2,镜片中下部左右两侧为像散区3,像散区3之间的镜片中部为光度渐变区4,其上有由高至低变化的焦点组成的规则排成一线,镜片下部为视近区5。上述视远区2为凹透镜制成的近视镜片。像散区3为散光镜片。光度渐变区4。视近区5用凹透镜片或凸透镜片制成。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镜架鼻梁处设置有一磁石6,在镜架1上还通过磁石6安装有一个基底向内三棱镜7,该三棱镜7的尺寸与镜片是基本相同的,可根据需要随时决定安装与否,非常方便实用。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汝厚,未经马汝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0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