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指向麦克风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30068.9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H04R1/3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宫克礼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向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麦克风,尤其涉及一种单指向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会议系统、笔记本、头戴耳机等电子产品对声音拾取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的单指向微型麦克风被应用,即麦克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接收某一方向的声音,而对其他方向的声音衰减很大。近年来,也有很多不同结构的单指向微型麦克风产品出现。
例如图4所示的一种单指向麦克风,其结构主要包括一个金属圆柱形外壳1,外壳1的底部平面上留有一个声孔11,外壳1的上部开口被一个设有声孔21的线路板2封闭,在外壳1的内壁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金属振环3、振动膜片4、绝缘垫片5和绝缘腔体6,绝缘腔体6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有带有声孔71的极板7,带有声孔81的金属栅壳8,连接金属栅壳8和线路板2的栅环9,金属栅壳3的内部填充有起阻尼作用的泡棉10,泡棉作为阻尼材料。
一般金属栅壳8可以采用冲压拉伸或者车削工艺制作,显然通过车削工艺制作,成本非常高,并且物料损耗严重,从而大幅度增加整个电子产品的成本;然而如果采用冲压拉伸工艺,金属栅壳8的内角部会产生一个圆角82,如图4、5所示,将形状规则的泡棉10装入到金属栅壳8中以后,泡棉10的边缘遇到圆角82会发生挤压形变,使得泡棉10不能保持一个自由状态,泡棉10的部分区域密度也发生变化,从而容易导致麦克风的指向性指数一致性差,影响了麦克风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尼一致性好并且制作成本低廉的单指向麦克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指向麦克风,包括一端封闭的筒状导电外壳,所述导电外壳的封闭端设有第一进声孔;所述导电外壳的开口端安装有线路板,并与所述导电外壳形成一个内部空间;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二进声孔,所述导电外壳的封闭端至所述线路板的内部空间内依次安装有振膜组和一个绝缘腔体,所述绝缘腔体与所述振膜组之间安装有绝缘垫片,所述绝缘腔体内部绝缘垫片上面依次安装有极板、金属栅壳和金属栅环,所述金属栅壳上设有第三进声孔,所述极板上设有第四进声孔,所述金属栅壳内填充有阻尼装置,并且:所述金属栅壳内角部设置有环形沉槽。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于:所述阻尼装置为泡棉阻尼。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于:所述阻尼装置为网状阻尼片。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网状阻尼片粘贴在所述金属栅壳内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单指向麦克风,包括一端封闭的筒状导电外壳,所述导电外壳的封闭端设有第一进声孔;所述导电外壳的开口端安装有线路板,并与所述导电外壳形成一个内部空间;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第二进声孔,所述导电外壳的封闭端至所述线路板的内部空间内依次安装有振膜组和一个绝缘腔体,所述绝缘腔体与所述振膜组之间安装有绝缘垫片,所述绝缘腔体内部绝缘垫片上面依次安装有极板、金属栅壳和金属栅环,所述金属栅壳上设有第三进声孔,所述极板上设有第四进声孔,所述金属栅壳内填充有阻尼装置,并且:所述金属栅壳内角部设置有环形沉槽.环形沉槽可以直接通过冲压工艺实现,依靠这种设计,将阻尼装置安装到金属栅壳内以后,阻尼装置可以很好的保持在一个平整、稳定的状态,麦克风的指向性指数一致性好、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栅壳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背景技术产品的阻尼装置和栅壳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单指向麦克风,包括一个一端封闭的圆筒状金属导电外壳1,导电外壳1的封闭端设有第一进声孔11用于接收外界声音信号;导电外壳1的开口端安装有圆形线路板2,导电外壳1和线路板2结合形成一个内部空间,线路板2上设有第二进声孔21用于接收外界声音信号;导电外壳1的封闭端至线路板2的内部空间内依次安装有振膜组和一个绝缘腔体6,振膜组包括一个金属环3和固定在金属环3上的振动膜片4,绝缘腔体6与振膜组之间安装有绝缘垫片5,绝缘垫片5上面依次安装有极板7、金属栅壳8和金属栅环9,金属栅壳8上设有第三进声孔81,极板7上设有第四进声孔71,金属栅壳7内填充有阻尼装置10,并且,如图1、2所示,金属栅壳8内角部设置有环形沉槽83。
金属栅壳8具有导电、声音传递和承载阻尼装置10的作用。在本实施案例中,阻尼装置10为泡棉阻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300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电极LED芯片结构
- 下一篇:集群数模交互信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