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流式燃煤热风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9580.1 | 申请日: | 200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9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盛文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文业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37 山东省莱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流式 燃煤 热风炉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炉。主要应用于车间、养殖场、农用温室大棚等领域,对空气进行加热。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热风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缺点:(1)、换热器直接与上炉拱相连,火焰直接加热上炉拱,上炉拱易被烧毁或烧塌,使用寿命短,特别是在风机停止工作即空气循环停止时这一问题更为突出。(2)、清灰时需要停机将烟囱拆卸并进行冷却才能操作,程序复杂,劳动量大,影响正常供热。(3)、采用直钢管结构进行热交换,烟气行程短,热交换效率低。(4)、燃料的燃烧不够充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流式燃煤热风炉,用以克服现有热风炉的缺陷。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采用卧式结构,换热器与上炉拱间接连接,避免上炉拱烧坏或烧塌。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延长换热器中烟气行程,使换热器结构更符合热交换原理,提高热交换效率。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无需停机即可实现彻底清灰,不影响正常供热,并且清灰方便快捷,保证设备长久高效运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流式燃煤热风炉,包括带有燃烧室的炉体,燃烧室下方设置有第一清灰口,还包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炉体中设置有烟气过渡室,该烟气过渡室一侧与燃烧室通过上端口带有烟气通道的隔墙连通,该烟气过渡室另一侧与所述的换热器相连接。
所述的炉体的上炉拱为可拆卸的上炉拱。
所述的烟气过渡室下部设置有第二清灰口。
还包括二次进风管路;该二次进风管路进风端与第一清灰口相通,出风端与燃烧室侧壁上的二次进风口连接。
所述的炉体和换热器均安装于壳体内;换热器外侧上部设置有用于与引烟机连接的出烟口;所述的换热器包括若干个纵向设置且等距间隔排列的空气行腔,空气行腔的前后壁板为两块互等间距的折弯板;空气行腔的上下两端封闭;
位于出烟口处的空气行腔外侧面封闭,位于该处的相邻空气行腔之间的间隙与出烟口相通;位于出烟口下方的空气行腔的外侧面开口并与壳体内腔相通,位于出烟口下方的空气行腔之间的外侧面间隙封闭;
位于与炉体相连接处的空气行腔的内侧封闭;位于该处的空气行腔的内侧之间的间隙与炉体相通;位于该连接处以外的空气行腔的内侧开口并与壳体内腔相通,位于该连接处以外的空气行腔之间的内侧面间隙封闭。
换热器上端口设置有上清灰门;换热器下端设置有带有第三清灰口的换热器清灰室;换热器上端口通过所述的间隙与换热器清灰室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1)、整体采用卧式结构,换热器与烟气过渡室连接,避免了换热器与上炉拱的直接连接,既增加了烟气的行程从而使煤料燃烧更加充分,又保证上炉拱不被烧坏或烧塌,使用寿命更长。而且上炉拱可方便地从炉体上拆卸,便于对燃烧室维修保养。
(2)、在引烟机作用下,助燃风从第一清灰口进入燃烧室。通过二次进风管路引入的助燃风从燃烧室侧壁进入燃烧室,与从第一清灰口进入燃烧室的助燃风共同作用,保证燃烧室内氧气更充足,煤料更充分燃烧,燃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得本实用新型更节能,更环保。
(3)、换热器采用折弯结构,不仅节省制造材料,而且更符合热交换原理,使得烟气行程加长,保证烟气与空气充分热交换,热交换效率大幅度提高。
(4)、换热器上端的清灰门与换热器下端的清灰室直线相通,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打开清灰门对换热器方便快捷地进行清灰处理,不会影响正常供热。
(5)、第二清灰口的设置便于清除炉体与换热器连接死角处的灰尘,保证烟气的正常流通,进一步提高了本热风炉的热效率,使热风炉始终保持高效运行。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部分的左视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部分的右视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炉体包括燃煤炉、燃油炉和燃气炉。以下部分以燃煤热风炉为例。
如图1所示,本实例包括带有进风口18和出风口11的壳体13,壳体13内安装炉体8和换热器15。壳体13上还设置有与炉体8的第一清灰口6对应的第一清灰门,与第二清灰口4对应的第二清灰门,与第三清灰口2对应的第三清灰门,与加煤口9对应的加煤门,与出烟口17对应的烟囱,与上清灰门16对应的壳体清灰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文业,未经盛文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95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简便坐式塑料浴缸
- 下一篇:一种抗雷电冲击干式变压器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