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手衣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29491.7 | 申请日: | 2009-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0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涛;肖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千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3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具体的说是一种洗手衣,特别适用于临床外科的一种工作服。
背景技术
为了手术的安全,医生在实施手术前会换下自己的衣服并进行全面的消毒,洗手衣是医生在实施手术时,穿在手术服内侧的衣服,是临床手术中必须穿着的服装,它不仅给医生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发生。在手术中很容易沾染上病人的血液或是其他液体,传统的手术服多采用无纺布、棉布等材料制成的一体手术服,在沾染是液体时,手术服会吸收液体,像是手部、胸口等部位更是容易沾染液体,这样给手术医生带来不适感,因此内部的洗手衣多采用防水的材料,这样一来,洗手衣的透气性变的很差,进行长时间的手术时,会给医生带来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洗手衣,不仅有效防污、防血和防水且透气性良好,洗涤方便。
一种洗手衣,包括衣服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衣服本体包括由棉纤维织成的棉纤维层和具有防水、防血、防污功能的三防面料层。
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衣服本体为棉纤维层,所述三防面料层缝制在棉纤维层的外侧。
所述衣服本体为棉纤维层,所述三防面料层缝制在衣服本体前片的棉纤维层的外侧。
所述衣服本体的前片为三防面料层,所述衣服本体的后片为棉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的三防面料层是采用纳米材料科技制成的,所谓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的尺度里,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内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一项崭新技术。科学家们在研究物质构成的过程中,发现在纳米尺度下隔离出来的几个、几十个可数原子或分子,显著地表现出许多新的特性,而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设备的技术,就称为纳米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科技制成的洗手衣的外表不易被污渍所沾污,一旦被沾污之后易于洗涤去除,使得该实用新型具备了以下显著的优点:
1、易去污性;
2、拒水性、拒血性、拒污性,三防面料层的技术整体基于“荷叶效应”的原理,由于它的微观结构和纳米结构改变了织物的表面性能,不易被水、血渍及常见的油污所沾污;
3、透气性良好;
4、易清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A截面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洗手衣的主视图;
附图4为图3中B-B截面剖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洗手衣的后视图;
附图6为图4中C-C截面剖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洗手衣的主视图;
附图8为图3中D-D截面剖视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洗手衣的后视图;
附图10为图4中E-E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洗手衣,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包括由棉纤维织成的棉纤维层1和具有防水、防血、防污功能的三防面料层2。所述衣服本体为棉纤维层1,所述三防面料层2缝制在棉纤维层1的外侧。具有防水、防血、防污功能的三防面料层,纳米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分子的结构,改变了织物的表面性能,不易被水、血渍及常见的油污所沾污。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一种洗手衣,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的前片包括由棉纤维织成的棉纤维层1和具有防水、防血、防污功能的三防面料层2,三防面料层2缝制在棉纤维层1的外侧。三防面料层是采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具有防水、防血、防污功能的布料,纳米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分子的结构,改变了织物的表面性能,不易被水、血渍及常见的油污所沾污。如图5、图6所示,所述衣服本体的后片为棉纤维层1。
实施例3,如图7、图8所示,一种洗手衣,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包括由棉纤维织成的棉纤维层1和具有防水、防血、防污功能的三防面料层2。所述衣服本体的前片为三防面料层2,三防面料层具有防水、防血、防污功能,纳米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分子的结构,改变了织物的表面性能,不易被水、血渍及常见的油污所沾污。如图9、图10所示,所述衣服本体的后片为棉纤维层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千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千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9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心磨床的连线机构
- 下一篇:用于自动开合伞开合控制装置的子弹头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