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联转向带电断线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28840.3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728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宫德峰;李延祥;梁学飞;赵新毅;牛成国;朗秀燕;魏丽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泰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7/22 | 分类号: | B25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带电 断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带电断线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电断线钳。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供电企业对10kV配电线路安全、可靠、经济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安全、经济、可靠性是建设一流供电企业的主要指标之一,而配电线路和设备的停电则是影响可靠性指标的主要因素。安全、经济、可靠性也是实现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的重要保障。带电作业具有安全、经济、可靠、灵活等特点,因此带电作业成为完成上述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地电位带电接引流线前,接引流线所需要的横担和隔离开关由施工单位在带电线路电杆上组装完成后,带电作业人员再登杆进行带电接引流线操作。在施工中断线时,带电作业人员在杆上必须进行移位、转向等动作,增加了劳动强度并存在不安全因素、工作效率低。作业中主要危险点在于:作业时电杆横担上设备为带电运行,工作人员在带电作业时必须与带电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40cm),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现有断线钳存在无法调整角度的缺陷,施工人员在断线中为调整角度必须进行移位、转向动作,很容易造成工作中与带电部位过近,成为带电作业中的一大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以改善上述状况为目的,提供了一种单联转向带电断线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单联转向带电断线钳,包括断线口、绳索联动机械、绝缘操作杆,断线口、绳索联动机械之间设有单联转向器,操作杆上距离单联转向器0.7米处设有安全距离标示。
单联转向器由两个圆盘构成,两个圆盘相对的面上设有齿轮牙,两圆盘中心设有螺丝孔,元宝螺丝通过螺丝孔将两圆盘紧固。
单联转向带电断线钳主要用于配电线路带电施工断线工作。工作过程是杆上工作人员登杆,站好操作位置其距离与带电体保持0.7米,扣牢安全带。与地面工作人员配合适用传递绳,将单联转向带电断线钳传递至杆上。杆上工作人员将单联转向带电断线钳单联转向器上的元宝螺丝松开,调整好圆盘角度,上紧螺丝固定后进行断线操作。
单联转向带电断线钳可任意改变角度,操作灵活、简单,减少了为调整角度而进行移位、转向动作,缩短了横担组装及拆除时间,平均时间节省了0.2小时,保证了工作人员安全,减少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效率,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联转向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单联转向器圆盘侧视图
图4为单联转向器圆盘俯视图
图中1、断线口,2、单联转向器,3、绳索联动机械,4、安全距离标示,5、绝缘操作杆,6、圆盘,7、齿轮牙,8、螺丝孔,9、元宝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单联转向带电断线钳,包括断线口1、绳索联动机械3、绝缘操作杆5,断线口1、绳索联动机械3之间设有单联转向器2,绝缘操作杆5上距离单联转向器0.7米处设有安全距离标示4。
如图2,图3,图4所示单联转向器2由两个两个圆盘6构成,两个圆盘6相对的面上设有齿轮牙7,两圆盘6中心设有螺丝孔8,元宝螺丝9通过螺丝孔8将两圆盘6紧固。
用铸铁制作单联转向装置,可有效的提高固定力和拉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泰市供电公司,未经新泰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28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